近百年来,鲁州的倭患一直是大周较为头痛的事情。
在此,便不得不介绍一下大周的这个邻居了。
很多年前,在这片大地王朝鼎盛的时期,东奴国派遣了很多的学生和使者来到了这里,学习了很多文化和政治知识,并承诺,永远尊这片土地的人为主人,而自己则为奴,岁岁进贡。
于是东奴国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
再加上东奴国的人大多都身材矮小,形似倭瓜,所以一些人便称呼东奴国的国人为倭奴。
之后,随着王朝的分崩离析,各路诸侯群雄并起,东奴国便再也没有派遣使者前来进贡了。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东奴国的海盗经常在海上劫掠船只。
各路诸侯虽对这条翻脸不认人的恶犬十分厌恶,但当时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抢地盘上,实在是没有余力远渡重洋去收拾他们。
就这样,东奴国继续做大做强,一直到大概百年前,达到了鼎盛时期。
所谓盛极必衰。
就在东奴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原本的东奴国天皇突然暴毙身亡,只留下了个年幼的孩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权臣党争,后宫干政,权阉夺权,边将做大,海盗四起。
短短十几年的功夫,东奴国便一片大乱,军阀、权臣、外戚、边将、海盗纷纷自立为王,割据一方。
原本屁大点的地方,竟出来二十余个割据势力,各个有名有姓,他们有的称呼自己为丞相,有的称呼自己为将军,有的干脆自立为王。
虽说听这称号霸气十足,但考虑到东奴国本身的面积,这所谓二十多个割据势力,最大的也就相当于大周一个县的大小,换到大周估计就是个县长。
还有几个算是乡长,最差的也有村长的。
就这种混乱的局面,一持续便是近百年,到现在,整个东奴国已经被战火焚烧了数十年之久,想要在这种乱世中活下去,东奴国基本上是个男丁就要当兵。
此所谓全民皆兵是也。
打仗嘛,有输有赢,赢得自然是洗干净屁股坐地盘,而输的人,一刀死了倒也一了百了,若是没死,那也要找活路。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失去了地盘之后,倭奴们便也只能改行当海盗了。
倭奴为寇,是为倭寇,这便是倭寇这个名字的由来。
海盗这玩意,听着挺酷的,但在那个海运并不发达的年代,海盗也是经常要饿肚子的。
就这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倭奴便将手伸向了曾经无私帮助过他们的神州大地。
倭患便由此而来。
除了大周,大吴国也经常遭遇倭乱,不过相对而言,大吴国拥有更绵长的海岸线,而且境内多河流。
所以水师舰队更为发达,抵御倭寇的手段自然也能从陆地延伸到海上。
大周应付北方狼族便已经筋疲力竭,根本无力再建水师舰队,所以在面对东奴国袭扰的时候,更多出于被动地位。
和那些打算将大周的良田,全部种成牧草养马的蒙古和女真不同。
这些侵犯大周的倭奴们,并没有统一的指挥,而是分成了无数股的人马。
几十个人是一伙,几百人也是一伙,他们上岸之后只是单纯的劫掠钱财和粮食。
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既不要割地,也不要赔款,更没有建立根据地并以此为跳板,彻底攻陷大周的实力。
如今,他们占据优势,自然是可以聚集起来进攻大周的城池,可一旦大周的主力军队前来,他们立刻便会作鸟兽散,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所以在刘凌看来,只要打掉这些倭奴的嚣张气焰,这群乌合之众便会立刻原形毕露。
看着眼前一脸严肃的刘凌,横三忍不住挠了挠头道:“你说的倒也有理,不过,人数还是太少了,几百人打人家几千人,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听到这,刘凌也是一声长叹:“唉!是啊!归根结底还是人数太少,若再给我三五百人,我便有把握了!”
听到这话,横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猛然眼前一亮道:“有了,我知道哪里有人了!”
“嗯?哪里?”刘凌忙问。
横三指了指西边说道:“梁山,哪里有一支义军,其首领江魁为人仗义,只要说明情况,我相信,他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此话一出,刘凌顿时一愣。
梁山,那不是陈寿要去求援的地方吗?
之前,刘凌也多次听说过梁山的大名。
对于读过《水浒传》的刘凌,在听到梁山二字的时候,自然也不免想到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
不过,大周的梁山义军和水浒中的义军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