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府谷县富商\\\"王嘉胤\\\"趁着延安府遭灾的当口,聚众造反,他险些就揭竿起义,与其遥相呼应。
现如今,陕西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虽然朝廷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粮食也是源源不断运往陕西,但百姓们的生活并没有改善多少,尤其是本就受灾严重的延安府。
甚至因为府中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就连新任的知府大人郑崇俭都有些有心无力,终日呕心沥血,筹措粮食。
前段时间,听说沿岸定边县张献忠揭竿起义,领着一群士卒以及不堪重负的百姓攻破了兰州城中的会宁王府,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大丈夫,不外如此\\\"。
现如今,他突然被告知,那支\\\"义军\\\"居然突破了官兵的封锁,回到了陕西老家?
咕噜。
有些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高大哥\\\"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略微局促的问道:\\\"消息属实吗?\\\"
\\\"怕是做不得假,私底下早就传开了,咱们已然算是知道迟的了。\\\"
院子中的几名汉子对视了一眼,忙是异口同声的说道,脸上涌现了一抹若隐若现的激动之色。
现如今,这陕西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知府大人虽是个好官,但架不住下面的地方官皆是酒囊饭袋之辈,满脑子只知道欺诈百姓。
这些天,县中已是陆陆续续贴出了告示,要搞劳什子\\\"粮食统一分配\\\",说是为了集中有限的粮食,救活全县百姓。
对于如此冠冕堂皇的说辞,县中百姓自是不屑一顾,人们都清楚,这知县老爷说的好听,但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收拢百姓手中的余粮,继而应付上官的检查。
前些天的时候,三边总督孙传庭以及手持尚方宝剑而来的钦差王在晋已是传令陕西各府县,要求配合自京中而来的巡察御史,调查\\\"赈粮\\\"一事。
朝廷常年赈济陕西,但百姓们仍是饥寒交迫,明显人一瞧就知晓这里面有问题,不是官员层层贪墨,就是地方豪绅巧取豪夺。
听说,西安府已然有一名不法的县令,因为拿不出对应的存粮以及赈灾的名册,直接就被随巡察御史一同而来的锦衣卫当场砍了头。
为了保全自身,延安府的这些县令们近些时日可谓是\\\"废寝忘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收拢百姓手中的粮食,继而蒙混过关。
私底下,百姓们已是怨声载道。
\\\"高大哥,咱们?\\\"
瞧了瞧呼吸急促的\\\"高大哥\\\",院落中的一名汉子不由得心思一动,神神秘秘的问道。
他可是清楚,面前的\\\"高大哥\\\"的内心究竟隐藏着何等的\\\"雄才大略\\\"。
\\\"容我想想,再等等..\\\"
迎着众人殷切的眼神,\\\"高大哥\\\"喘了一口粗气,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唇,重重的点了点头。
既然\\\"义军\\\"安然无恙回到陕西,便说明那些传闻中无往而不利的官兵并没有那么可怕。
既如此,那有些事便是可以商榷一番了。
毕竟,他高迎祥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