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世的记忆,杨烨很清楚房地产接下来的走势,在未来十年中,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将会一片大好,可以说是除了互联网经济之外,最好的风口,也是见效最快的一个行业。
更重要一点,房地产井喷式的增长将会带动附属行业的增长,譬如装修、建材、劳动力等等。
同时,杨烨也知道,房地产行业虽然能带来暴利,但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它本身就是泡沫经济,而且后世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用来赚快钱的话,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谈判很顺利,没有想象中那般唇枪舌剑,百达愿意拿出二十个亿在恒安开发一个商住两用的大型项目。
而韩伶也代表市政府给出了最大的诚意,愿意在政策扶持、出让土地、规划许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王建新和他的团队便起身告辞,他们要立刻赶回去准备材料,等过几天再过来详谈细节。
毕竟是二十个亿的投资,韩伶难免有些小激动,回到办公室后,她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杨烨,我知道你对房地产这样的传统行业并不看好,但百达集团提出的这个项目我个人觉得大有可为,住宅和商圈融为一体,在咱们西南地区可很少见到。”
韩伶说的没错,商住两用的模式在03年那会绝对称得上一个标新立异的概念。
杨烨之前不赞同大力开发房地产,并不是不看好这个行业,只是他觉得房地产行业需要因地制宜。
恒安地处西南腹地,它不同于发达的沿海城市,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所以杨烨认为不能盲目跟风。
然而,杨烨见韩伶这么热衷,也就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换个角度说道:“韩市长,百达这个项目确实值得一试,但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东西来博眼球,如果只是单纯的商住两用模式,还不足以吸引客源。”
不等韩伶反应,杨烨继续补充道:“韩市长,我之前说过,城市的发展,人口才是根本,唯有吸引更多其他省市的人口过来落户,才能让恒安立于不败之地。”
韩伶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你觉得需要怎样一个模式呢?”
杨烨毕竟有着对后世前瞻性了解的优势,加上思维也很活泛,他稍稍组织了一下思路后便说道:“如果真需要开发百达的这个项目,我建议一步到位,打造一个极具未来先进理念的现代城,除了商住之外,把养老、休闲、上学等等一并融入进来。”
“让这个小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做到小有所学、老有所依,我相信按照这个模式打造的话,必然能吸引到更多的外来人口落户恒安。”
听完杨烨的话,韩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心里也是不由得暗暗折服,这个秘书的眼光和想法远在自己这个市长之上,启用这样的人当秘书,无疑是捡到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