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春秋的来信。春秋是林欣最谈得来的朋友。两人都喜欢文学,喜欢看书。高中的时候,她们就常常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各自看过的书,聊各自心仪的男孩子,聊着那遥不可及的二十岁、三十岁,甚至是似乎永远不可能等到的四十岁。那是林欣整个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来日本后,林欣只是在五月初收到春秋的一封信。她正开始胡思乱想,昨天晚间家,在信箱里发现了春秋的信。她高兴地将信连连读了两遍,今天来学校也忍不住把信放在包里随身带着。此刻她不由得又从包里将信取出读了起来。
林欣:
你好!抱歉这么长时间没给你写信。真担心你若搬家,这封信还能否寄到。其实写过好几,但不是写到中间就搁笔了,就是居然写完了,看看牢骚与疑问太多,自己看了都不高兴,更不想寄给你看了。倒也不是一直都不高兴,只是不知怎么写出信来都是思乡、疑惑、伤怀的情绪居多,怎么事呢?
一天在上看到一篇谈哲学的中文文章,心有所动。我想要做个心灵舒展的人很难。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说这么去追求了就会一切顺心,但只要心里能真正肯定这件事就是很值得的。有人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想不见得是真不知道,恐怕是不敢面对自己真正的需要以及它对你勇气和毅力上的要求。
你喜欢日本吗?知道我很羡慕你哪两点?一是你在日本会买到很多适东方人的漂亮衣服,二是有适东方人的美容品。我穿的尺码是美国这里成人的最小号, Petite2, 总不好买衣服。
你业余在做什么?我们这里环境相对贫乏。我只有看书。最近想买一架旧钢琴。碰巧可买到5块钱以下的。但是要时时注意广告。今天见到一家卖钢琴的,才5块。打电话过去说已经卖出去了。实在可惜。
以前跟你提到佛经里这一句话吗:“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说得真是痛快,世上还能有几个人这么说?!
你要是能告诉我电话号码以及你可能在家的时间最好了。因为我不想多写了。我有时思想上还不大清晰。写短了不明白,写长了又没时间。还有,我的电子邮箱是<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315240584471535d44541f465454561f44585e46501f545544">[email protected]</a> 不过发邮件的话,我只能给你写英文了。
祝你快乐!
春秋
997年9月9日
春秋的信让林欣很不平静。和春秋一样,来日本后她自己也整日被思乡、疑惑、伤怀的情绪包围着,而失掉了很多曾经拥有过的人生乐趣。留学生活的艰辛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那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她让自己流于琐碎忙碌的生活,而越来越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春秋所说的“没有勇气”吧。现在的她,只是想要伸伸脚就可以得到的幸福。眼下的一切都很具体,太具体了:考上大学院,拿到奖学金。这就是林欣现在所有的梦想。那以后呢?那个在国内时常常困扰着她的问题又袭上心头:将来我到底应该做什么?
春秋在信中提到日本的衣服和美容品,林欣看了只能苦笑。来日本五个月了,她连一件衣服、一只美容品都没有买过。
春秋在去美国前结了婚。老公是她们高中同年级的一个男生。高中同学背后议论起来,都有些惊讶于春秋的选择。高中的时候,春秋曾经和年级里另一个男生很要好。那男生是全校的风云人物,是个文武全才的帅哥。可后来男生去了广州,这段初恋也就无疾而终了。春秋的老公当时在学校也很出名,因为他在数九寒天竟然只穿了短袖衬衣去上课间操,人走起路来又有点好兵帅克的架势。林欣当时也很不解,春秋爱上的人怎么会是这么天悬地隔的呢?
至于她自己,还没有真正开始恋爱。在国内也有不少男孩子追求她,也有过喜欢的男生。然而“爱”这个字对于林欣来说,实在是太严肃,她不敢轻易地迈出这一步。那无休无止的争吵、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摔摔打打都犹然在耳。林欣不能忘记那些夜晚,她把头藏在被子里,哭了又哭。她不能忘记,在学校考了好成绩,兴冲冲地跑家想给父母一个惊喜,遇到的却是父亲或是母亲的迁怒于人。
她要找的是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