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下中分遂不支(2 / 2)

碧台空歌 青枚 5194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然而言语却不能这样说,只得问道:“你所说的一切,都需要一个条件才能实现。”

平若略微收敛了一下激越的心情,怔了一下问道:“什么条件?”

“天下大同。”平衍看着他吃惊的面孔,平静地说,“天下如何才能不起纷争?百姓如何才能不经历兵戈之苦?荒地如何才会有人去开垦?农桑如何才能不被马蹄践踏?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天下诸国不再彼此征伐。本朝不与柔然争夺马场,南朝不与北方争抢航道。你们若搬去雒都,也能与龙城相安无事,并且永弭纷争,再无争端。你,做得到吗?”

“我……”平若脱口就想拍胸脯答应,然而还没开口便被平衍厉声截断。

“你想好再开口!豪言壮语一时说着容易,能不能做到你自己掂量。”

平若被他喝得一滞,细细想了想,老老实实地摇头:“做不到。”

平衍便又问:“以你父王的脾性,真能容你们分疆裂土另立朝廷吗?”

平若摇头。

“他会容忍江北还有不归他统属的势力吗?”

平若细想了一下,仍然只能摇头。

“他若是带兵去攻伐雒都,你们是束手就擒呢,还是奋力抗争?”

“当然不能坐等他打下雒都。”

“既然决定要打仗,你又凭什么说你能带来天下太平?”

平若张了张嘴,一时却发不出声来。

平衍索性替他说下去:“你是想说可以不打仗,有第二种办法吗?”见平若心虚地点头,笑了笑:“你如今连等你父王回到龙城,面对他跟他谈的勇气都没有,又拿什么来说不打仗呢?”他顿了顿,问出最恶毒的一句话:“若是到时候你父王打到了雒都,你们还打算往哪里逃?”

“我们不是逃跑!”平若突然恼怒起来,大声地打断平衍的话,“我们是……是……”

平衍静静地看着他问:“是什么?”他不待平若回答,又说:“如果你不是怕他,为什么不等他回到龙城,将你刚才对我说的那番话说与他听?说不定能说动他迁都,将重心挪到雒都去。”他说到这里语气放缓,轻声道:“其实他的抱负与你的抱负并不矛盾。他要天下一统,你要天下太平。只有一统河山,才有真正的太平。你是你阿爹的嫡子,他打下的江山迟早由你继承,他做个开国雄主,你做个太平太子,你们两人各得其所,不打仗,不对峙,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才能真正河清海晏。”

平衍所描绘的图景平若不是没有想过,然而他心中那个结一直在,让他不敢在这样的梦想中沉浸太久。倒是平衍的话催动了他心中的迷惑,平若将适才两人的话细细想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又问道:“七叔你刚才说父王的江山迟早会由我继承?”

平衍却会错了意,叹道:“这话以前我就跟你说过,这次他若重得龙城,即便他本人不肯,我也一定要率领宗室拥立他,将这无休无止的皇位之争彻底终结。天下越是纷乱,就越是需要一代雄主来终结乱世。阿若,你若真的有你所说的为生民开太平的宏愿,就应该助你父王,而非相反。你父王和平宸,谁是可以辅佐的雄主,谁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你比我清楚。”

平若一时没有说话,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他不知道,他还不知道,也就是说晗辛并没有告诉他。

就这一小会儿的走神也没有逃过平衍的眼睛,他等了等,不见平若回应,问道:“阿若,怎么不说话了?”

“我……”平若回神,仍旧探问道,“怎么不见王妃……”

平衍呆了呆,苦笑一下:“她大概跟咱们不是一条心。”

平若登时放下心来,随即又立即意识到自己这点心思实在自私得上不了台面。他甚至不敢让平衍察觉到自己的心情,面上勉强陪着七叔感叹了片刻,几乎是逃脱一般又说了几句话叮嘱了平衍要保重身体后,就匆匆告辞出来。

临别前,平衍似乎察觉到了他心里的动摇,看着他退出时目光殷切期盼,让平若平白有了一种自己的一念闪动便牵涉着天下万民福祉的荣耀感。

他从房中出来,长长舒了口气,心头还萦绕着平衍刚才对他说的话。之前做事欠考虑,导致了今日的局面,但迁都是利是弊,似乎并不像一开始所想的那样简单。

平若一路深思,回到自己在中书府的住处,到了门外发现窗上现着一抹晕黄的灯光,不禁一怔,上前推开门,却见床榻前坐着一个女子,在摇曳的灯光下垂首等待。听见动静连忙抬头,面孔被灯光照亮。

她脸上涂着胭脂、贴着花钿,眉眼被妆点得细长柔媚。平若要仔细看一下,才认得出来:“莺歌?”

莺歌起身向他走来,行动间头上珠翠、身上璎珞发出轻微的响声,在这静谧的夜里听来格外悦耳。

“王妃怕你一个人太过 辛苦,遣我过来服侍。”她说着,便要为去平若解下腰带,手刚伸过去,冷不防被捉住腕子。

平若声音中尚带着疑惑,又唤了一声:“莺歌?”蓦地见她抬眼迎视,精心妆点过的面孔仰望着他,目光中卷着压抑许久的火焰。

平若心头一动,本要推拒的手改变了方向,将她拉进自己怀中,依靠在他怀中,微微颤抖着,软软又唤了一声:“阿若……”

如同幼猫的爪子从心头挠过,平若只觉脸上猛然一热,将莺歌打横抱起,一脚踢开身后的房门,向着床榻走去。

长夜微凉,露水渐重。中书府的官舍中没有花草,只有两株高大的柳树,柔软的柳枝随着夜风摆动。几乎是在突然间,一声尖锐蝉鸣划破静谧夜空,如同婴儿的啼哭般宣告着龙城的秋天已经提前到来了。

平若房中的烛光燃尽,噗的一声熄灭。天色已经微亮,天光透过窗户一点点洇了进来。平若翻身躺平,待喘息略微平定下来,扭头去看莺歌,为她拭去额上的汗水,问道:“为什么来?”

莺歌略微诧异,只得将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王妃令我来服侍世子。”她声音略沙哑,说话是含羞带怯,“服侍”连个字如今再说就有了别样的诱惑。平若忍不住凑过去亲她的嘴唇,直到她口中微微呻吟,才放开后撤。

平若仍旧盯住了她的眼睛,问道:“为什么?”

莺歌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她摇了摇头:“不能说。”

“真的不说?”平若笑容里渗入了一丝冷峻,手却沿着她的身体向下,一点点撩拨得她开始喘息,才道,“以后你跟了我。还不肯说实话吗?”

莺歌万料不到他竟然有这些手段,在他手上辗转呻吟,欲求不得,最终只得哭着说:“王妃如何打算,奴婢真的不知道。只是昨日你离开后,她就进宫去见陛下了。”

平若一怔,登时全部的风月情浓俱消散。他猛地一下坐起来,脑中飞快地转了几转,跺脚道:“糟了!”

莺歌支起身子,诧异地看着他问:“怎么了?”

平若穿戴好,回头看了她一眼,却什么都没有说,快步出去。

外面天色已经大亮。猛地出门,只觉一股带着寒意的风迎面而来,将这一夜柔情,缱绻尽数驱散。平若定了定神,飞快地出去,也等不及杂役将马牵来,自己闯到马厩去,解开缰绳一跃而上,冲出官舍。

晋王府大门开敞,平若驰马到近前猛地勒住,看着洞开的大门愣怔了好一会儿,才看见一个下人匆忙迎出来。

平若喝问:“为什么不关门,人都哪里去了?”

下人冷不防撞见了平若,自己先是一惊,满脸疑惑:“不是说王妃和几位夫人还有二郎、三郎都随世子一起南下了吗?”

这个回答一点儿都不让平若意外,他却更加焦急,也顾不得再多说什么,拨转马头向皇宫飞驰而去。

还没到宫门便看见高悦迎面过来,平若勒住马问了一声:“高貂珰?!”

高悦面色发青,一言不发地将一封信递给了平若。

平宸的字迹是他早已经烂熟于心的,上面只草草写了几行字:“晋王府一众人等可绝晋王穷追不舍之意。朕先行出发,白龙鱼服掩人耳目,卿可携大军即日启程,为朕吸引晋王追兵。善加珍重,切盼与君雒都重逢。”

平若看了一遍,直觉不可思议,再看一遍,这才将纷乱的心思整理出了大致的条理来,几乎咬碎了牙:“陛下竟然以我阿娘相挟。”

高悦在一旁说:“是王妃主动请缨的。我伯父也随陛下南下了。”

平若一呆,突然觉得万念俱灰。原来所有人都算计在他之先,阿娘和陛下都猜到了他会有所动摇,只有他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思虑不定,瞻前顾后。他一时间只觉如坠梦中,昨日阿娘还在呵斥他临阵脱逃,弃守龙城,一转眼却又游说了平宸白龙鱼服地先走,而自己这个首倡之人却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局面之中。

他连连苦笑,心头一片茫然。

突然一匹马飞快驰来,马上是玉门军严望手下一名眼熟的参军,见到平若就大声呼喊:“平中书,我要求见陛下!晋王来了,他的大军朝着龙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