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烟织也很高兴。
“这是利民的大好事,若是成了,日后史书上记载皇上就是千古明君。”
皇帝抱着林烟织。
“这宫里也就你最懂朕了。朕已经告诉那些使臣,下次多带一些大乾没有的作物,不拘什么都行。只不过,他们本国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估计得花一年时间。”
皇帝感叹。
林烟织想了想,说道。
“那不如皇上派使臣与他们一同去?那些外邦人,如何知道我们大乾的境况呢?而且也不一定可靠。皇上不如找几位信得过的大臣,以回访为由,带着礼物出使他国,让大臣们去实地看看,将有用之物带回来,岂不是更好?”
皇帝眼睛一亮,猛地一合掌。
“此法甚好!烟儿你果然是我的知心人!”
林烟织露出个恰到好处的笑,温婉自谦。
皇帝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
近来他来得次数多,待得时间也久,说起前朝的事也更频繁了。
其实做皇帝挺难的。
尤其是他没当过储君,自小也没接受过为君为帝的教育,刚登基时,面对朝堂和政务,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许多事只能听几位老臣的。
好在,他学得很快,不过四年时间,处理政务已经很是熟稔了。
其实朝堂各个部门职责规划颇有章法,很多事,按流程下去处理就行了,这个流程不出错,就不会有大问题。
皇帝最头痛的有三件事。
一是每年的灾害,导致庄稼欠收,老百姓收不上粮食,吃不上饭,就会爆发一系列问题。
他只能赈灾减赋。
如果不减赋,被逼急了的老百姓就有可能动乱。
如果灾后处理不好,有可能爆发瘟疫,或是卖田、卖儿卖女,日后只会越来越糟。
幸而这三年他处理的不错,民间对皇帝还是感谢居多。
第二件事,就是边关动荡。
但这还不算特别紧急,暂时还能控制得住。
最让皇帝忧心的,是第三件事,朝堂官员抱团、结党。
尤其是文官。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没有大力惩罚柳家的原因。
柳家属于武将集团,除了太后这个因素外,柳家对皇帝还算是忠心的。
如果严惩柳家,武将势力变弱,他就更难对付朝堂上的文臣们了。
皇帝这几年努力提拔寒门子弟,重用实干官员,虽然有些成效,但杯水车薪,几年之内他都动不了文臣集团。
尤其是是内阁首辅房焘为首的那些官员。
这些事,皇帝平时都藏在心里。
他无人可述,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而现在,他躺在林烟织腿上,不知不觉就将心中的烦闷说了出来。
林烟织轻轻按揉着他的眉骨和太阳穴。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皇上乃天子,肩上承担的,是整个大乾,所以格外辛苦些。这也是上天对皇上的器重啊!”
“说句大不敬的话,原本这皇位,不会落到皇上头上,先帝也有儿子,可为什么最后登上皇位的,会是皇上您呢?这自然是上天选择了您!大乾的先祖们选择了您啊!这是天命!皇上您是真正的天命之君。”
林烟织说起奉承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每一句都搔到了皇帝的痒处。
他一双眼睛目光炯炯,带着激动和满足。
林烟织就这样,一点一点攻破了他的心房,住进了他的心中,成为皇帝心中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