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扯了扯嘴角。
“哦?那你自己说说,你有何罪?”
姚景垂首不语。
他知道皇帝问的是什么,可他不能说。
一旦说出口,就再无转圜的余地。
因此,他只能沉默。
皇帝“呵”了一声。
“当初在滦河附近,你第一反应去救宸妃,朕就该想到你的心思。只是当时事发突然,朕没有往那方面想。”
“朕已经让人去查了你这些时日的动向,你和宸妃以夫妻名义骗过守卫进城,昨日在大殿上那般急切,朕才恍然发觉,你竟对宸妃、对朕的妃子,生出了那样的心思!”
“若非朕深知宸妃为人,此时此刻,你与她,恐怕都会悄无声息暴毙而亡。”
姚景原本还只是低着头,听到这最后一句话时,忍不住身体一颤。
“皇上明鉴,臣对宸妃娘娘并无任何逾矩之举,假扮夫妻也是不得已为之。皇上若要罚,只罚臣一人即可,臣甘愿受罚,绝无怨言。”
皇帝从桌案后走了出来,一步步走到姚景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姚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俯视的目光。
他双拳不受控制地蜷起,缓缓闭上眼睛,等待着皇帝发落。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比,针落可闻。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皇帝忽然转身,又走回了桌案后头。
“二舅连丧亲人,朕不会要你性命,但为了宸妃的清誉,朕也不能留你在京城。”
“如今边关缺人,朕命你即刻前往边关,接替柳岳,长驻边关,无诏不得回京。”
姚景猛地抬起头来,错愕地看着皇帝。
皇帝的表情淡淡的。
“朕希望你记住自己的身份,记住,你姓姚,不要做出有损姚家声誉的事。”
姚景浑身颤了颤,最终,低下了眉眼,磕了个头。
“是,臣遵旨。”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养心殿的。
等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宫门外。
他接过随从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
然后,他回头,看了一眼高耸的宫墙。
他的目光,似乎想要穿过重重宫殿,看向不知名的远方。
良久良久,他收回了目光。
脸上,已是一片平静。
“驾。”
他一扯缰绳,催马离开,朝着大道前行。
这是姚景在京城待的最后一天。
此后的数十年,他从未回京过。
直至死时。
————
林烟织知道这消息时,已经的第二天的事了。
她没说什么,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和身边的人说说笑笑。
休息了两天她觉得身体好些了,用过早膳后,带着小七去东宫看望了太子。
等她回到鸾和宫后,没过多久,就有太监过来传话,说是皇帝中午会过来和她一起用膳。
林烟织笑着点了点头,让采苹招呼小太监坐了会儿喝了杯茶,又赏了一锭银子给他。
小太监高高兴兴地跑回养心殿,向皇帝回话。
皇帝问他。
“宸妃是什么反应?”
小太监没有多想,回道:“娘娘自是喜不自胜。”
皇帝抿了抿唇,挥手让他退下了。
其他人也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皇帝一人。
他坐在椅子上,脸上的神情晦涩难辨。
须臾后,他从桌下的暗格中,取出了一卷明黄的卷轴。
徐徐展开,皇帝的目光,自右向左,一个字一个字看了过去,然后目光一顿。
他伸出手,缓缓抚摸着后面的两个字。
皇后。
皇帝在心底默念着这两个字。
然后,自嘲一笑。
紧接着,他倏地起身,走到火盆旁,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圣旨扔了进去。
橘黄色的火苗瞬间腾起,卷住圣旨,一点点吞噬掉上面的字。
直至最后,化为了一团灰烬。
他站在火盆前,许久都没有动。
良久,殿外响起了冯大宝的声音。
“皇上,还有一刻钟就到午时了,该用午膳了。”
皇帝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
眼底的情绪全部收敛,只余平静。
“知道了,摆驾鸾和宫。”
外头的冯大宝松了口气,高高兴兴地去安排了。
五分钟后,皇帝到了鸾和宫。
林烟织从屋内走出来迎接。
她面容含笑,眼底清清亮亮的,看着皇帝时,眼中似有着无限春光和情意。
一如从前。
只是,现在皇帝看着她,心境却不复从前了。
“妾身给皇上请安。”
林烟织屈膝行礼。
皇帝没有像以前那样去扶她,也没有叫免礼,只是“嗯”了一声,然后朝里走去,自顾自在软榻旁坐了下来。
林烟织跟着走了过来。
皇帝看着她的肚子,开口问道。
“这几日可好些了?孙太医说你劳累过度,又吃的不好,孩子略小些,这两日可有好好进补?”
“妾身有好好吃饭,皇上您呢?您瞧着似乎脸色不太好,是前朝的事太多了吗?”
林烟织关心问道。
皇帝笑了一下。
“没什么大事,都处理完了,倒是后宫的事,朕还有些拿不准。”
说到这,他话语一顿。
“赵家立功不小,朕打算升惠妃为一品淑妃,柔妃为贤妃。”
林烟织听着不住点头。
“惠妃姐姐跟着皇上多年,养育着三皇子,如今赵家立了功,皇上这么做合情合理。不过,妾身听说唐家也立功不少,唐姐姐养育三公主尽心尽力,这位分也该动一动了,皇上觉得如何?”
皇帝看着她,眼底闪烁着什么。
“哦?朕没想到烟儿如此大度。惠妃柔妃这一升,可就压在你上头了,你不担心吗?”
林烟织抿嘴轻笑。
“惠妃姐姐和柔妃姐姐都是好人,又不会欺负妾身,妾身有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