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离不去动这笔钱,心里是有打算的。十万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办件像样的事,简直是杯水车薪。高小离从第一次来竹村心里就萌生一个主意,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话说得很简单,但蕴含的内容却是无比丰富。这句话貌似顺口溜,但包含的意义确实非常深远。比如像竹村这样的山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外面的车进不来,人也进不来。里面的货出不去,人也出不去。无形当中就形成了一个死结,里面的人不知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到后来高小离买鸡仔回来,也是因为道路不通而活活损耗了一半。高小离还得知,林笑笑要去山外卖篾货,得先将篾货挑到距离竹村十来里路的乡道边,才能租上拖拉机送到要去的地方。
给竹村修一条通往致富的路,一直以来就压在他心头。只是他心里有数,修路不简单,三五几十万未必能将事办成。高小离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不想事没办成之前先吹下海口。万一修不成路,岂不是给人留下了笑柄?
纪委拨来十万块扶贫款,高小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拿着这笔钱去生钱。
宋文武将他放下就开着摩托车一溜烟跑了,高小离还没来得及喊,看着他的背影不由笑骂了一句:“狗日的宋文武。”
进去镇政府,没看到几个人。顿时心生疑惑。宁乡镇说大不大,说小绝对不小。光是镇政府吃财政饭的据说就有五十多个之多,加上全镇的老师和其他非行政编制人员,整个宁乡镇拿工资的不少于一百五十人。过去镇里缺钱,办法能想很多。比如催收提留款,比如派魏如春下去搞计划生育。两件事都是来钱的事。特别是计划生育,超生的罚款能将一个小康之家罚得倾家荡产。尽管宁乡镇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小康人家,但每年计划生育罚款的钱,比财政拨款下来的钱要多出好几倍。
镇政府门口有个守门的老头,听说是魏如春的一个远方叔公。看到高小离在院子你走来走去,便警惕地过去问,得知是来找魏如春的,老头咧嘴一笑说:“找个屁,人都去镇法庭看热闹去了。”
高小离好奇地问:“法庭有什么热闹可看?”
老头压低声说:“黄主任黄小英要与她老公离婚,今天镇法庭开庭。你说热闹不热闹?”
高小离狐疑地问:“人家离婚,关魏镇长什么事?难道魏镇长也喜欢看热闹吗?”
老头摇了摇头,看看四周无人,压低声说:“魏镇长不是去看热闹,他是去收场去了。黄主任要跟莫松离婚,这个事要真成了,丢的可是魏镇长的脸。”
高小离哑然失笑,人家离婚,他丢什么脸?难道仅仅因为黄小英是黄玉的亲侄女,而他魏如春是姑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