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离没有告诉林如龙,他一个人悄悄回去了衡岳市。
魏如春请他回去市里汇报工作,言外之意就是将苏黄在宁乡镇的所作所为向上级领导汇报。不是高小离不愿意去汇报,而是他根本不知道应该找谁汇报。
衡岳市委设有专门的扶贫办,为体现重视,扶贫办由过去二级机构变成了一级机构,市委统战部全面负责。统战部高小离不熟,他只知道部长也是老师出身,还是个诗人。正因为都有一个当老师的经历,尽管高小离并不认识统战部长成群,但对他的感觉还是有着一种自然的亲切。
魏如春过去想方设法要挤走他高小离,现在又冒出来要挤走苏黄的意思。这让高小离在仔细想过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魏如春容不下任何可以撼动他权威的人。魏如春也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去市里反应未必会引起重视。扶贫干部与地方政府发生矛盾是很司空见惯的事。而且上级领导与生俱来都有一股护犊子的心态,并不会因为地方政府有怨言而随便换下一位扶贫干部。
魏如春所托,高小离不来,显得没诚意。来了,却是眼前一抹黑,不知道该去找谁汇报。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先回纪委去,将事情先向严书记汇报再说。不管什么结果,严书记毕竟也是市委常委,与统战部长成群一样,都是能直接影响整个衡岳地区政治生态的人。
严书记对高小离突然而至有些意外,劈面问他:“你怎么又回来了?”
高小离解释道:“严书记,我来市委扶贫办汇报工作。”
“汇报什么工作?”严书记的双眉皱起,语气很严厉地质问:“高小离,你又不是这届扶贫组长,你来汇报什么工作?”
高小离怕严书记误会,赶紧将镇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他选择重点的说,严书记没时间听他说得详细。说完后,轻声提醒严书记说:“我觉得这件事好像触动了宁县主要领导。”
严书记沉吟不语,好一会才开口问:“你说说这个魏如春镇长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高小离见严书记蛮有兴趣的样子,便小心将魏如春的过往历史叙说了一遍。严书记听完,看着高小离道:“这个姓魏的是靠投机取巧上来的?”
高小离嘿嘿笑了笑说:“也不能这样说。我觉得他应该属于历史的产物。其实在我们乡下,像魏镇长这样出身的干部有很多。”
严书记点点头说:“我也知道有这样的情况。当初没实行公务员制度时,提拔干部的程序简单而且很乱。只要有关系,都会想方设法端上一个铁饭碗。后来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对过去的一批干部也没再要求考试选拔,直接将他们的身份转变了过来。这个魏镇长,应该就是这个时期进入干部队伍的。”
高小离赞叹道:“书记,您分析得真对。魏镇长确实就是这种情况。”
严书记问:“小离,我记得上次他们宁乡镇派人来找我,说你以扶贫的名义中饱私囊,要求我们纪委将扶贫点撤销,应该就是这个魏镇长安排的。”
高小离犹豫着说:“我想也应该是。书记,我听到过一个传言,说魏镇长从一开始就不欢迎我们纪委派扶贫干部去他们镇。他为这事还特地找过宁县领导,说纪委干部平常都将心思放在整干部的身上去了,对扶贫工作没一点帮助。这件事曾经让宁县县长顾大力很恼火,当着很多人的面骂了他一顿。魏镇长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我看不是别的什么意思,我琢磨着他心里一定有鬼,怕我们派人去发现他的蛛丝马迹从而露馅。”
严书记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说:“小离,这话不应该从你嘴里说出来啊。你这是政治不成熟的典型想法。我们纪委办事,也不是能够独立能办的,得有市委的明确要求才能办。就算这个姓魏的满身都是屎,只要上级领导没指示,我们都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