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亮相影展(2 / 2)

我是大明星 王梓均 123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当然,不少人其实觉得这部电影挺无聊。看小众电影,要么欣赏它的离奇荒诞剧情,要么着眼其叙事手法和独特镜头语言,然而这些东西《不死之人》都没有。

就是几个老朋友坐下来聊天。

直到第九分钟,男主角笑称自己是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终于让观众提起兴趣。

多田真夫不会说中文,但他能轻松地阅读、书写汉字,也看过一些中国的历史著作,比如司马迁的《史记》。

“黄帝、老子?还有大禹治水,真是部有趣的电影。”多田真夫笑着在笔记本上做下记号。

说实话,这些日本观众看得半懂不懂,因为很多中国名人典故,他们根本没听说过。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电影内容,因为许多东西,都通过几位人物对话解释清楚了。

当看到最后,一直倾慕、爱恋主角的女学生,居然发现她的导师是亲生父亲,这种强烈的戏剧变化终于让安静的放映厅有了反应。

“哦,真是有意思呢,女儿爱上自己的父亲,而且父亲看起来还很年轻。”让季望舒哭笑不得的是,日本观众的G点居然在这里。

电影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季望舒上台亮相,说道:“谢谢大家,我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同样也在片中饰演男主角。同时,如果大家喜欢这部电影的话,请多多宣传,为《不死之人》投上一票。”

东京国际电影节,有一个奖项叫做“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这玩意儿是要观众投票产生的。

“哇哦,他还真是导演,太年轻了。”

“而且还是个帅哥哦。”

“年纪轻轻就自导自演,真是厉害呀。”

“刚才的电影你看懂了吗?”

“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我想再看几遍。”

“……”

记者观众们议论纷纷,多田真夫却在构思影评该怎么写。

第二天上午,《电影旬报》增发影展特别刊,主竞赛单元的每部电影都有专门影评。

在谈到《不死之人》时,多田真夫这样写道:“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电影,因为中日文化的差异,我整整看了三场才敢动笔写影评。作为科幻类影片,它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超前的科技,有的只是一个活了上万年的老男人,跟一帮朋友在闲谈……季望舒导演,他刷新了我对科幻电影的理解,它跳出了传统科幻片的套路,以春对白形式推进,演绎着话剧式的软科幻。嗯,就是这样。这是一部有趣的、值得一看、且回味无穷的影片。”

除此之外,日本的其他媒体,也有提到这部影片。最兴奋的还是中国记者,各大网站纷纷给出标题:“《不死之人》亮相东京影展受关注,媒体场爆满获好评》。”

最搞笑的是,日本科幻杂志《SF》,居然也弄了篇影评出来,大加赞誉道:“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超出科学能够理解的范畴’来表述无法证实的问题,而《不死之人》恰恰截取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灰色地带,以作者强大的创作功底来填补投资和技术上的部族。整部电影在场面调度、台词设计、人物表演和道具场景上下功夫。观众无需时刻捕捉绚烂的视觉特效,却被这个制作团队弄得内心波澜壮阔。称此片为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典范之作,应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