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总算是体会到了医学狗的苦,做不完的实验背不完的书,别人大学每学期考试一次,医学狗要考两次,每次考五门课程的书,要背的内容多如牛毛,最苦逼的是医学狗没有所谓的重点,用周教授的话说就是——每一个字都是重点!因为病人不会在你划的重点范围内生病!!
慢慢的,陈嘉的书房也变得像秦淮一样,堆积如山的医书占据了绝大面积,剩余的……嗯,还是小H漫。
陈嘉背完书,拿出小H漫,翻了两章,忍不住唉声叹气地说:“所以这才是中级任务最难的地方吧?给你块肉先吃着,然后又拿走,然后每天只能在思念肉味中度过,吃素的日子如此难熬!”
【主人现在进入模拟教学系统吗?】系统节节草这样问。
“好的。”
秦淮早就说过,学习不能止步于书本,尤其是从医的人,理论知识固然要扎实,但是实战经验才是重中之重。陈嘉于是用自己身上的所有积分兑换了一个模拟教学系统,要求系统采集全世界的经典医学检验案例,自己跟在后面学,哪怕有一时看不懂的,多听、多看总是好的,次日再把相关案例资料找出来去问周教授,总能得到一些讲解。
对于周教授,陈嘉也从最初的害怕、埋怨,变成了由衷的敬畏,周教授医检知识的渊博远非常人可比,在延川大学任教都是委屈了他,在陈嘉看了,教授应该投身于国家的高精尖科研团队。
如此这般通过两年的学习、八轮学院考试,陈嘉已经奠定了医学院学霸的名号。甚至连秦爸爸都赞他:“叶放这孩子,没看出来还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当然这话是背地里说的,毕竟秦爸爸面对叶放还是有诸多复杂的情绪。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秦家和叶家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两家孩子荒唐的感情反目成仇,秦淮出国后,秦妈妈每回无聊了,也会来找叶妈妈聊天,两人因为儿子的性向问题,倒有许多同病相怜之感。
叶妈妈没有放弃“纠正”儿子性向的想法,总是和秦妈妈一起物色优秀的女孩安排叶放去相亲。对此,陈嘉每回必到,到场必然会跟对方坦白实情。渐渐的叶放的性向在女孩们中间传开,叶妈妈再想物色不错的对象都没有机会了。
相亲计划失败后,叶妈妈又开始寻摸着给叶放看心理医生,陈嘉一边表现得很配合,一边打着心理医生的旗号买来许多科普书放在客厅里,并且告诉叶家父母:“这是医生说的,家庭氛围是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我看书,你们也要跟我一起看。”
叶家父母这一拿来看不要紧,慢慢地就会被科普书改变看法,虽然这些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两年过后,陈嘉已经感觉到了父母心态的转变——至少不会再逼着他去相亲了。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努力,实际上在不断地影响着这个家庭。
陈嘉坚信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把这些惊喜的改变告诉秦淮,秦淮回复他:“我们家的口风也松动了。”
秦淮出国后,坚持每日给秦家父母写一封邮件,简单的两三句日常,除了学习,信中偶有提到的朋友听名字就知道都是男生,秦淮在美国两年连一个异性朋友也无,秦妈妈在两年来六百多封邮件中寻寻觅觅,终于放弃了。
延川大学总是比别的学校开学早,今年八月末就开学了。陈嘉已是大三,开学那天照例叼着一个葱油饼就去学校报道。每年开学的时候,延川大学都极其热闹,校门口迎新的学长学姐拉着欢迎横幅,各大社团为了招新使出浑身解数。
陈嘉作为学团联的副主席,到的已经算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