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道:“简单的说,汉纳根建议,先主和,后*练新军,与倭寇再战,我大清人口众多,兵源亦多,可边战边练,战争的时间越长,我们的兵力就越雄厚,而倭寇国小人少,兵力只会越来越少。”
珍妃道:“这个我就明白了。那第三呢?”
光绪皇帝道:“这其三,赶练新军。先建一支由2000名外国军官组成的军官团,另外招募外国军事教官,赶练新式军队10万人,以代替不能打仗的兵勇。”
珍妃道:“皇上,您是说,赶练新军,都由洋人做军官,那我们大清只能做士兵?”
光绪皇帝道:“汉纳根说的正是此理,他说我们大清的军官,不能胜任,只能由洋人来做军官。”
珍妃道:“皇上,你答应了吗?”
光绪皇帝道:“历次作战,特别是这次与倭寇作战,像叶志超、卫汝贵、宋庆之流,畏敌入虎,不战而退,导致我大清在军事上节节败退,如果有洋人来做军官,那军队的战斗力一定增强。”
珍妃道:“皇上,这洋人任了军官,他会帮助我大清抵御外敌吗?皇上,这些年来,我们与洋人打的仗还少吗?”
光绪皇帝道:“朕也正有此考虑,但目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倭寇和俄胡子,其他诸如英、法、美等国,无非是让我们开放通商的口岸,开办工厂而已,而倭寇与俄胡子,那是我占领我们的国土呀。”
珍妃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到,如此一来,臣妾到有几分放心了。”
光绪皇帝道:“我虽有心于此,汉纳根也答应朕,我本想让他出任新军总统,帮助朕*练新军,但荣禄、刚毅、胡燏棻却反对汉纳根的*练之法。”
珍妃不解的道:“皇上,你都已经答应了,他们为何又要反对?”
光绪皇帝道:“他们反对赶练新军有四条理由,一是无法筹集款项,爱妃,这些年来,我们光在颐和园的花销就何止千万两白银,已经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军费的开支了。”
珍妃道:“皇上,这太后六十大寿,那也是一件大事,这孝字为先,一生能有几个六十大寿,太后多花费一些,那也是应当的。”
光绪皇帝道:“这个我也不怪,只是,这钱不该挪用了军费,这一打起仗来,军费不够,就像一枝枪,没有了子弹,你说,该如何杀敌。这其二,是采用西法练兵很困难。”
珍妃有些不解的问道:“西洋*练之法困难?难道,西洋人是人,我们大清人就不是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