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不喜勿入。
维新派急于冒进,导致失败的原因。
总体来说,维新派的想法是好的,他们鼓励向西方学习,开创一个资产阶级的大中华。但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贪功冒进。又过于将希望全部寄托于光绪皇帝的身上,相当于把所有的家当都寄放在一个蓝子里,当这只蓝子打碎了以后,所有的希望就破灭了。
一、得罪了广大的中国知识份子,失去了群众基础。自八股文开考以来,流传至今的有一句古话,那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通过考试以后,可以做官,这是提高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向征,千百年来,这里流传一个笑话,说一赶考的书生,路遇一村庄,遇见一小姐,书生卖弄文字,吟了几首小诗,博得了小姐的青睐,当晚,小姐半推半就,两人成其了好事。次日书生要走,小姐痛哭流泣道:他日高中了,莫忘记奴家。书生与小姐山盟海誓。书生走后,丫环整理衣物,问小姐:这已经是五十个赶考的书生了。小姐答曰:这五十人中,若是一人不中,则我命溥,若有一人命中,则我为官太太。遂叫记上名字与祖籍。可见,读书赶考,成就一代功名,乃是那时候知识份子最向往的事情,可维新派一上台,就把全国知识份子升官的这条道给堵住了。取消八股文考试,固然重要,但用药过猛,本是好心,却办成了一件坏事。最重要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人,也是举子出身,全国举子无不骂两人忘恩负义。想当年,你二人靠着大家举子推荐,来了个公车上书,让你们当上了一品大员,现在,你们一上台,就翻脸不认人。废除八股文考试。要知道,这些举子有些可是读了一辈子的书,就想考一个功名。后来,就出现了全国举子联名,要慈禧太后杀了这两个家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得罪了满族贵族,失去了高层的支持。康有为很天真的认为,只要光绪皇帝站在午门那里振臂一呼,天下无不响应,他就是开国功臣,中兴之臣。只可叹,此人也是一个没有政治经验的人,维新派以此人为首,注定失败。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前面的尚可行,后面的废除旗人寄生特权,这一着可谓败着,你要知道,你面前的皇帝,本身就是旗人,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是旗人,你当着他的面废除,能讨得了好吗?虽然这种制度,到后来,是要废除,但你得挑时机。时机一成熟,再废不迟。改革也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心急了,吃不了豆腐,还会让豆腐汤伤嘴。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