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遵令。”王大海虽然站起身来,但他心里嘀咕,这前面的三个哨官,不是任新兵训练处的处长,就是情报处的处长,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一个副处长。
宋雨亭看到了王大海的疑虑,他走到王大海的身边,用手拍了拍王大海的肩道:“我知道给你安排了一个副职,你很不开心,不过,你若想,我这个特战处的处长,就给你当了吧。”
听到宋雨亭任特战处的处长,王大海想当处长的那个心思,一下就抛到了九宵云外,他拱手道:“卑职不敢。”
“诸位,今天的军事会议就开到此,宋某在些拜托诸位,一定要把玄武军建成大清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宋雨亭转身对着墙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画像道:“不辜负太后和皇上对玄武军的期望。”
宋雨亭时时的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挂在嘴边,甚至挂在玄武军司令部,自然是想得到京城的好感,在皇权时代,如果得不到皇族实权人物的支持,你纵使有天大的本事,那也是枉然的。
汉纳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提出来的军事编练计划,很受光绪皇帝的赏识,但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否决,所以,他的百万陆军编制计划,自然而然的流产了。而光绪皇帝一个劲的批准了宋雨亭的新军计划,又是增加兵员,又是配发武器,很大程度上,是光绪皇帝看到的汉纳根新军计划和宋雨亭的新军计划是一样的,他对于慈禧太后是敢怒而不敢言,他的心还是向着汉纳根的新军计划,所以,对于宋雨亭是格外的照顾。
汉纳根听到宋雨亭到了营口任了府台,又任了玄武军的统领,失意的他,给宋雨亭发来了一个电报,语气间尽流露出失意之气,并言要弃军从商。
得到这份电报,宋雨亭如获至宝,作为一个德国人,汉纳根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他很有军事造诣,目前玄武军缺少基层军官,那些原来的清廷军官,根本不懂现代的战争状态,如果汉纳根能来帮助玄武军的话,对于玄武军迅速成军,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宋雨亭立刻给汉纳根发了一封电报,希望汉纳根能到营口来,如果汉纳根不能到营口来,也可帮助他找到十名德籍教官。
接到宋雨亭的电报以后,极度失意的汉纳根决定到辽东半岛去。他向胡燏棻告别。然后坐上了开往营口的轮船。
作为营口军政一把手,宋雨亭还没有从政的经验,但是,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人,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走路,兵营中的事情,他交待给了李义君,自已就来到了营口的府台衙门。
夜已深,宋雨亭屋里的灯还亮着,倭寇进入营口以后,营口府台衙门的公务人员,大都逃离了,紧拦着,倭寇就接管了营口一带的治安,直至倭寇撤走,这些公务人员也没有返回,按着大清的律法,这些人,根本不能重新回到他们的岗位。所以,现在偌大的营口,除了玄武军轮流在街道上执勤,维护治安以外,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是一项空缺。治理营口,不像治军一样,他是国防大学的高材生,对于治军,他还有一套的理论,对于治理百姓,他知道,从治军的角度上来说,显然是行不通的。
他站起身来,桌子的两端,摆放着几本旧的书籍,这是原来府台衙门的书房,营口失陷以后,他就逃往了北京,再也没有回来。这些书籍放在一个旧的书箱里,倭寇占领营口以后,并没有将府台衙门损毁,而是保持了原来的模样,就是那几本旧的书籍,也没有挪动。
宋雨亭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无聊的随便翻了两页,这是老子的道德经,宋雨亭看到道德经三字,马上就想到了无为而治。在他的心中,已经想到把无为与有为相结合起来,如今刚刚经历了战争的营口,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李虎,把衙门的文书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