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挙原本是民间的秘密结社,最初是由八卦教演变而来的,那一年月,北方出现大旱,疫病流行,而洋人和传教士在中国内陆的所作所为,让他们认为,这一切祸端都是洋人来了以后起来的,于是,他们便将矛头指向了洋人。自袁世凯的前任山东巡抚毓贤把义和挙改为义和团以后,义和挙由民间的秘密结社组织变成了官办的民团,有了合法外衣的义和团,更加的嚣张,他们四外活动,专门挑畔洋人洋教,又方不时发生大规模的械斗。
山东的义和团发展愈来愈烈,很宁在山东的各处教堂深感不安,他们一面向官府报告,动用驻华使节的力量向清廷官员施压。一面自办武装,用于抵御义和团的挑畔和进攻。在各州府的附近,虽然团民与教民不合,但迫于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虽时有械斗,但局势还能控制得住,那边远地区的义和团和教民,官府则是鞭长莫急。大规模的械斗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仇杀已经接近了战争状态。
对于山东的局势,袁世凯举棋不定,修书一封给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不久,便得到了李鸿章的回复,李鸿章在信中告诫袁世凯,整个准军在甲午战争中已经损失殆尽,又受到了维新保皇派的弹劾,现在洋务派和准军最后的希望,就只有武卫右军了。所以,李鸿章在信中建议袁世凯,为了保住武卫右军,宁可得罪清政府,也不要得罪洋人。
袁世凯山东上任以后,他深知义和团长此下去,必将无法收拾,而且,山东乃是德国人的地盘,若是自己不严加管束,若惹起纷争,外国的军舰,可以从东海、渤海进入山东,清政府腐败不堪,袁世凯是知道的,外交纷争解决不下去,只有拿他这个山东巡抚来做替罪羊,到时候他可连武卫右军的军权都没有了。得到李鸿章的回信以后,袁世凯就更加坚定了取缔义和团这个官办的民团组织。
袁世凯发布通告,宣布取缔义和团,不许再开坛设法,凡不从命者,一律按乱民处置。同时,武卫右军以哨为单位,开奔各州县。遣散义和团。
这时,有英国传教士卜克斯由山东泰安府城返回平阴教堂,路经肥城县张家店地方,受到不明身份的人伏击,卜克斯和随从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受伤而走,次日不治身亡。
袁世凯接报大惊,义和团的规模虽然很大,也时不时与教民们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但死外国人,还是第一次。正考虑如何将此残局收拾,就接到了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联合法、德、美等国向清廷提出强烈抗议。清政府谕令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严缉凶犯”,保护教民。
袁世凯暗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命令手下新兵,前往肥城,解散义和团,并根据英国传教士所列“凶犯”名单,下令逮捕团民,统统“缉送来省归案质讯”。
袁世凯罢免了肥城知县,判处2人死刑,1人终身监禁,2人有期徒刑,并向当地乡坤要白银9000两和5亩空地,为传教士修建一所教堂;另用500两白银在卜克斯被杀处立碑,“盖造碑亭”。
窦纳乐不依不饶,上书给清政府,要标惩办已经因义和团事件而调任的原山东巡抚毓贤。慈禧太后接到窦纳乐的上书,心中微怒,暗道:“你区区一驻华公使,竟然要上书惩罚我的大臣,还把我这个太后放在那里。”但对于洋人,她是不敢得罪的,但这口气憋在心里,着实难受得很,于是她下了道圣谕,明着是劝在山东的袁世凯,告诉他义和团乃是官办的民团,叫他不可意气用事,使官民相争。暗地里却有指责袁世凯,让他的北洋新军不要插手团民和教民的冲突。
袁世凯接到慈禧太后的圣谕之后,考虑再三,写了一封奏折,称义和团“纠合百十万人鞭挞五洲,而该匪等势成燎原,不可向迩,国家又将何以制其后?”
慈禧太后拿到奏折,心中颇有不悦,载漪劝道:“太后,义和团自称神挙,号称刀枪不入,所请的天神都是《封神榜》上的洪钧老祖、元始天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等,皆出自于说书人的口中,是否灵验,尚不可知,不如,我们也来个明紧暗松,看看义和团到底有多大的能面耐,若是真有能耐,咱们就可以借助他的力量,扶清灭洋,若不灵验,则借洋人之手,将其除掉,太后以为如何。”
慈禧太后问道:“朝中大臣对义和团之事,如何看待?”
载漪道:“太后,自甲午战争之后,朝野之中,一片唉叹之声,自毓贤在山东把义和挙改为官办民团以后,民心大齐,太后试想,若没有民心,义和团如何有百万之众,朝中大臣,皆认为,这天下,最难得的就是民心,民心若齐,则大清四万万子民,将拧成一股绳,外邦亦不敢小瞧尔。”
慈禧太后道:“这义和团有百万之众?”
载漪道:“仅山东一境,有百万之众,据臣所知,直隶、山西、陕西一带,也有大批的义和团,太后,这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我大清入关以来,汉人第一次提出如此明确的口号。”
载漪道:“太后,这百万义和团,若是镇压,只怕引起民变,若不镇压,只怕对朝廷不利,何不如让支持他们扶清灭洋,一来杀杀洋人的锐气,报这些年来,洋人凌辱我们之恨,二来使两虎相争,借洋人之手,削弱义和团的力量。到时候,我们也好坐收渔人之利。”
慈禧太后沉吟不决,毕竟这百万之众的义和团,也不是那么好收拾的。面对山东动荡的局势,清政府绝大多数的满族贵族是赞成利用义和团去打洋人,而一部份汉族的官员,则建议把义和团当成是乱民镇压下去。慈禧太后举棋不定,听得载漪这般言语,正中她意,便道:“那就依了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