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家人和谐
见市场上没有什么可买的,朱世寿就直接到了朱世禄家里。到家时,大哥朱世禄和大嫂王雪娇还没有下班,但婆婆已经快要把饭做好了,二妹朱秀蓉正在打缝纫机,已经三岁多的侄儿朱子善在旁边玩耍。
朱世寿一进门,看见朱子善,就喊道:“珠珠儿,你在干啥子?快喊我。”
朱秀蓉因为正埋头在缝纫机上,没有注意到朱世寿,听到声音后,才抬起头来见是二哥朱世寿来了,便抬呼道:“二哥,你来了。珠珠,快喊二叔。”朱秀蓉嘴里说着,但却并没有起身,说完后继续打她的缝纫机。
看见朱世寿后,朱子善马上就跑过来,双手抱着朱世寿的大腿,喊道:“二叔,二叔叔,你带我上街去嘛!”朱子善已经三岁多了,正是最天真可爱的年龄,也是好奇心特别强的时候,总想着到外面去玩,去看他觉得新奇的东西。但祖祖罗瑞花要做饭,不能带他出去。二姑朱秀蓉要打衣服,也不能带他出去,他已经在家里闹腾了一阵子。见到朱世帮时,正是求之不得的时候。因此,一见到朱世寿,就要朱世寿带他上街。尽管上午罗瑞花买菜时带他上过街了,但他还想出去。
朱世寿在门口把自行车停好后,进门抱起朱子善,边朝里走,边大声问道:“珠珠,这段时间乖不乖?”他要去看一下婆婆。
“珠珠乖。”三四岁的娃娃,正是最逗人爱的时候。
罗瑞花正在厨房里做饭,听见朱世寿的声音,正准备出来。
“婆婆!”看见婆婆从里面出来,朱世寿连忙喊道。
“老二来了!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罗瑞花说。罗瑞花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从朱谢恩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显得还非常健康,就是头上的白头发都不多。她知道朱世寿不会在镇上住。
“要得。我就是要找一下大哥,想问他一个事情。”朱世寿说。尽管厨房里只有罗瑞花一个人,但朱世寿没有想到帮婆婆做一下饭。在家里,朱世寿也是从不进厨房的。他说他最讨厌的就是做家务事。实际上在农村,男人也是很少做家务事的。
给婆婆打了招呼后,朱世寿就回到朱秀蓉打衣服的这边,问朱秀蓉道:“二妹,最近生意如何?”
朱秀蓉边踩缝纫机边说:“还可以,今年以来打衣服的比去年要多一些,生意也就好一些,每天都要接好几件生意,有的时候还忙都忙不过来。”说完后,朱秀蓉又问道:“爸爸和妈妈他们在家都还好吧?我都好久没有回过家了。”
“他们两人的身体都还不错。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了,家里的那点土地,老五一个人都不够做,因此,他们也比以前轻松多了,妈妈只是在家里煮一下饭,喂一下家里养的猪和鸡,爸爸也就是帮老五打一下下手。”朱世寿说。
“二哥,你好久给我们把二嫂找到啊?”朱秀蓉说。确实,朱世寿已经二十五岁多了,在农村,这个年龄已经是不小的年龄了。学校毕业后,朱世寿整天忙着东跑西跑,完全没有想到个人的婚姻问题。
“怎么?你想我结婚后,你也好急着嫁人呀?”朱世寿笑着对朱秀蓉说。
朱世寿一句话说得朱秀蓉满脸通红:“二哥真是讨厌,人家是关心你,你却倒过来冤枉我。婆婆已经说了好多次了,说‘你二哥为啥还不说亲’,不信你自己问婆婆去。”从朱秀蓉的这句话里,可以看见朱秀蓉是在真心关心朱世寿。
“‘车到山前必有路’,着啥子急嘛!”朱世寿说。确实,尽管他已经二十好几岁了,但却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尽管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到他家里向他妈提过亲,但可能是他妈都不满意,也就从来没有在朱世寿面前提过。今天听了朱秀蓉的话,朱世寿自己心里也在想:确实,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是该考虑这个问题了。
在婚姻问题上,中国人历来讲缘份,古人有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尽管这话中说的缘是广义上的缘,但却说明了缘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尽管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似乎在人人身上都存在。
两个正说着,大嫂王雪娇先下班回来了。见朱世寿也在家,就招呼道:“二兄弟今天怎么舍得来看一下我们呢?”
朱世寿正在逗着朱子善玩,没有注意到王雪娇进门,听见王雪娇说话,连忙抬起头,看见是王雪娇,连忙招呼道:“大嫂回来了!”
朱子善一见王雪娇回来,就从朱世寿身边跑过来,抱着王雪娇的双腿喊道:“妈妈!”
王雪娇弯腰把朱子善抱起来,问道:“珠珠,今天乖不乖?”
“珠珠乖。”朱子善回答道。
朱秀蓉也招呼道:“大嫂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