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饭票的话,降降够一个人的一天的伙食费。
但这实际上是不够的。
农民出工,顶着大太阳出大力,属于重度的体力劳动,一天就几毛钱,肯定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人特别向往城市工人的原因。
同样都是重体力劳动,农民有可能吃不饱,工人吃饱不说,还能让一家人都吃的饱,这就是差距!
有一个不好的结果就出现了——出工不出力,磨洋工。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得让农民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值!
杨振国直接把工分能够兑换的东西扩大。
他规定,一个硬性壮劳力出工一天获取的十个工分,就能养活六口人。
就跟工人们完全一样的标准。
只不过农民不会直接发钱,不会发各种票据。
想要兑换,那就得用工分兑换!
农村里面不管男女老幼都会上工,即便家里没有硬性的壮劳力,吃饱喝足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想了想,杨振国又把建筑材料等列入了候补之中。
他想的有些远,只要农民的生活条件好了,自然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那个时候这个表格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反正就是一点,得调动农民劳动的积极性。
只要他们动起来,整个国家就充满了希望。
那农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除了基本的生产队农活之外,就是修各种水利设施、修桥、修路、修学校。
杨振国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具体的自然有伍相去调整去做。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纸上谈兵说的高兴,但实际操作起来,真不一定会产生多少的意外阻力。
杨振国不觉得自己是圣人,他也没有圣人的胸襟,他更没有圣人的能力。
反正他只提供各材料,具体的还得李老爷子、伍相、赵相、王帅等人去操作。
杨振国下笔如飞,纸张换了一张又是一张。
终于写完了,他伸了个懒腰。
就听到一把低沉的声音说道:
“伍相,这还真的是您的工作风格,半点时间都不浪费啊。”
杨振国这才惊觉有人,他一转身吓了一跳:
“十帅?!”
十帅只当杨振国是伍相身边的工作人员,兀自还在感叹,
“我记得某年春节,伍相给我们开会。”
“一直到八点半了,还在滔滔不绝的布置任务。”
“我实在忍不住了,请求伍相让我们放假半天。”
“伍相爽快的同意了。”
“我回去之后,家人甚是惊奇,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我还是头一回十点半之前回家!”
十帅一指茶几上厚厚的两刀纸,
“不愧是伍相,这风格一如既往。”
杨振国默然。
他对伍相等人报以崇高的敬意。
什么996、007,在伍相这一代人眼里,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不需要休息才好。
杨振国无论如何都做不多到的。
伍相递给十帅一张纸:
“劳烦十帅,今天晚上就动工,在帝都周围建造四个亿吨级别的大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