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那点小心思,根本不难猜。
只是三日后进入襄阳城的时候,还需要做些布置。
最起码,刘备不能被蔡瑁、张允那些人,逼得再次跃马过檀溪了。
刘备注意到了刘墨话语中的细节:“来日曹操南下?子玉,为何一直以来,你总笃定曹操会赢?”
“这里面原因很多,不过重要的一点就是,袁绍的儿子们长大了,而袁绍本人,想要废长立幼。”
刘墨淡淡道。
“袁绍麾下不论谋士还是将领,分别支持他的三个公子,因此成了三派,整日相互提防,相互攻讦。”
“这场官渡之战,于曹操是生死攸关的大决战,而且儿子都还小,故其麾下文臣武将勠力同心,而于袁绍麾下呢?”
“未开战而拘田丰,刚开战而贬沮授,反而信任许攸、郭图等小人,手下离心离德,虽占据优势,但只要一个失误,就会万劫不复。”
“当然,这其实也没什么,袁绍虎据冀、青、幽、并四州,治下之民有六七百万,就算输了官渡之战也没什么。”
“只要有袁绍在,凭北方四州雄厚的弟子,对曹操还是不会劣势,麾下文臣武将也会尽心用命,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袁绍还在......”
“但据我所知,他的身子不是很好,患有风疾,前些日子又病情加重,若是接连失败,怕他撑不了太长时间。”
官渡之战,的确是袁绍的决策失误,这没得洗。
但也仅此而已了。
即便官渡之战失败,曹操也没有取得优势,袁绍还是可以组织起大规模反击。
最明显的,就是后来发生的仓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