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蜀汉复兴 免费阅读 1683 字 10个月前
🎁美女直播

正常而言,一个政权有两套行政体系,肯定算不是一件好事。

但就刘备麾下的状况而言,已经变成这个鸟样子。

砍掉一套班子肯定不行,这样会动摇国家。

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接受,并在此基础上“变废为宝”。

秦汉以来,官僚体系便一直是三公九卿制度。

唐之后,才最终演化为三省六部制度。

而在秦汉之后,隋唐之前。

历史上的魏普时期,正是两套制度逐渐过渡的阶段。

官僚制度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不是说刘善今天动动嘴皮子,放话改革官僚体系,明天三公九卿就能过渡到三

省六部。

这关乎一个国家的改革,五万官员的改革,稍有不慎就会全乱套,从而导致整

个行政体系紊乱,甚至崩溃。

仓促改革的唯一结局就是失败,领导搞不清楚下级,下级不知道谁是领导,各

部门之间不知该负责哪些工作

而现在,正好刘备魔下有两套班子,并且还有“足够”的几官无所事事。

抱着废物利用的心态,刘善打算在国内实验三省六部。

就算出了问题,至少还有一套三公九卿制度兜底,不会出现太大的纸漏

未来刘善实验成功,搭建出一套成熟的三省六部,之后两套体系也能平滑切

换、交接,最终平稳完成制度改革。

要知道,刘备正在将权力过渡给刘善。

自然而然,刘备统领的三公九卿,权力也会慢慢过渡给三省六部。

至于原本三公九卿体系下的官员,也不用担心他们无权后有意见。

只要大汉能够不断开疆拓土,三公九卿完全可以外放到地方上。

地盘越大,能安置的官员就越多,穴官问题就能逐渐缓解。

“三公“零七七”九卿为父知晓,不过什么是三省六部?”刘备一脸迷惑。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父皇可以理解为一套更先进的官僚制度。”刘善简单说

道。

“哦?阿斗的意思是你的三省六部,比为父的三公九卿更强略?”刘备饶有兴

趣。

“可以这么理解。”

“呵呵,你小子还真是大言不。”刘备顿时笑了,“三公九卿大汉用了四百年,

凭什么你的制度更好?”

“父皇不信,咱们比一比不就行了。

“怎么比?”

“父皇领一套,儿臣领一套,每月大朝会的时候,看看谁工作效率更高,工作进

度更快。”刘善继续道:“以后丞相府的公文,只需发给父皇;尚书台的公务,只需

发给儿臣。”

“如此,也能避免政令重复。”

“若父皇的决断与儿臣相左,咱们爷们商量着来,避免令出二门。”

“来人呐。”刘备稍作思考之后,道:“去将丞相与尚书令请来。

“喏。”

不多时,诸葛亮和法正先后赶来。

刘备开门见山,直接把刘善的想法告知二人。

“这样一来,同一件工作,岂不是两波人要各做一次?”诸葛亮皱眉道:“丞相府

与尚书台虽有重叠,但也不是每件事都会重叠。

“如此一来,丞相府与尚书台的工作都会加重。”法正也给出看法。

诸葛亮与法正二人,虽然都是总领政务,但两个大活人自然会有一定默契。

例如后勤的事情,尚书台一般不会插手,因为这一直都是诸葛亮的工作。

例如刑罚之事,即便送到丞相府,诸葛亮也会转送到尚书台。

可若按照刘善的想法,后勤之事诸葛亮做一遍,法正再做一遍,然后分别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