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状况,张家主事人还能怎么样?只能听命行事。
送走了要粮的人之后,张家己是一片狼藉。
张家人看着几乎空空如也的粮仓,泪流满面。
“这事情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过来要粮食的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让他们原本富裕的粮仓变成如今这样,连耗子都不愿意在里面安家了。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给出回答。
因为在场的一个算一个,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说出来。
什么时候到头,战争结束了都到不了头。
毕竟对于某些人来说,猪养肥了就该杀了吃肉不是吗?
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那头猪。
手上有些家底却没有权势,是最适合索要粮食的存在。
即使是老百姓们也比不上他们,因为老百姓们手上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来了。
和之前一样,仍然是来要粮食的。
张家的主事人一脸疲惫的打开粮仓,露出里面的陈芝麻烂谷子。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数量少的可怜,仅仅只够十几来人吃上一个月的。
“官爷啊,咱们家真的没粮食了。为了节省粮食,甚至把伺候的奴仆都贩卖了,小妾也一个不留。”
官兵们才不相信这样的事,冲过去搜索了一遍。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
有些油水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他们榨干了。
官兵们对视一眼,骂骂咧咧的走了。
看到这一幕后,张家人松了一口气。
只是转过头来,他们看见自己的东西被糟蹋得一干二净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
只是他们这种小门小户的,现在又能怎么办呢?
除了藏了一点银子之外,再无其他。
即使是用来吃的粮食,看样子也撑不了多久。
辛辛苦苦几代人,好不容易把家业发展到这样的规模,却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样的事情对张家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没有了粮食,对于那些官兵们而言,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因为官兵同样是人,是人就需要粮食果腹。
没有了足够的粮食,他们凭什么去英勇作战?
即使有这样的信念,可是在没有足够的体力的情况下,也只有输的份。
如果一场仗打输了,那可就惨了。
说不定外面来的人会屠城,杀了城里面的所有人。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可是谁又知道会不会发生呢?
毕竟自古以来,下令屠城的人不在少数。
******
当初几大国联手围殴大华,原本是想将大华剿灭,夺取大华的粮食。
除了大华的粮食够多,足以吸引人之外,还因为大华之主没有皇家血脉。
看看全天下的势力,大半都是拥有皇家血脉的人。
还有小半是原属于大吴的官员,先天上还算有些优势。
至于某些起义军就不算了,那些人根本就不成规模,上不了什么台面。
俗话说的好,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那些子起义军能够攻下一座城,却无法治理一座城池。
这样子的军队,虽然有可能打下整个天下,不过说到底却是一些乌合之众。
只要好好的想想办法,有的是法子打败他们。
话又说回来,那么多的起义军,大华是一股清流。注重于发展,并没有一口气吞并整个天下的打算。
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把地盘经营的如同铜墙铁壁一般,谁也渗透不进去。
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威胁。
不过让他们知道大华之主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即将长大的女人的时候,心里无端的多了一股轻视。
因为谁都知道如何获得一个女人的家产,最快最有效也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女人娶回家。
即使这个女人比较厉害,让作为丈夫的男人得不到女人的家产。
可是在百年后,这个女人的家产还不是男人的儿子的。
虽然父亲和儿子看起来有些差别,可是仔细想想又有什么不同呢?
上一次的围攻,本质上是因为不少人都受不了诱惑。
他们想要得到粮食,得到大量的粮食,然后统一天下。
只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大华之主从来都不是一个好惹的人。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兵将全军覆没。
派了几拨人都是如此,那些势力就不敢再派人了。
因为自己的兵将再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下去,自己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了。
为了内部的安宁和和谐,现在只能选择妥协,不再攻打大华。
相反,或许可以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抢夺别人的粮食。
至于大华,他们早已经知道了大华的强大,现在最好是退避三舍。
等什么时候自家有实力了,再去和大华打一架也无妨。
毕竟谁都知道大华的发展模式很奇怪,注重于一点一点的发展。
除非是将一块地方完全掌控了,否则是绝对不会前往另外一个地方的。
说实话,有人想要尝试这样的模式,还做了一点点实验。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以失败告终。
因为和大华那样大规模的种田,他们完全做不到,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