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盛世修书(2 / 2)

科举大佬 人生若初 1977 字 10个月前

四皇子点了点头,看向皇帝说道:“提起苏状元,儿臣倒是想起了一件趣事。”

“哦,是何事?”皇帝十分给面子的问道。

四皇子就笑道:“最近天气太热,民间多有用扇子纳凉的,达官显贵又兴起比较扇面的好坏,苏状元擅长画技,孟庭与他是好友,便上门去求画去了。”

“苏状元一口答应了,谁知道转身就给他画了一幅小人图,上头却是孟庭不耐炙热,使劲扇扇子的场景,画我倒是并未见过,但听子峰提起,说是活灵活现,十分可人。”

“就是……咱们风度翩翩的孟大才子,在扇子上成了三头身,还竖着朝天辫。”

一听这话,皇帝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也说道:“苏状元看着文质彬彬,是个儒雅沉稳的,没想到还有这般促狭的时候。”

说完这话,皇帝又好奇的问道:“箫翰林,你可见过苏状元的扇子画?”

箫翰林只得回答:“倒是并未见过,苏大人并不怕热,其他人满身是汗了,他身上还清清爽爽的,倒是让人心中羡慕。”

“哦,这倒是新奇。”皇帝忍不住说了一句,又问,“他如今在翰林院做什么呢?”

如果说刚才还是猜测,那么现在箫翰林就是确定四皇子故意提拔苏凤章了,不然不会故意提起,他心思百千,口中很快说道:“除了看书,就是修书。”

忽然,他眼神一动,继续说道:“苏大人不愧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即使是看书修书也与旁人不同,几个月下来倒是琢磨出一套新的书目法子来。”

皇帝顿时好奇问道:“哦,是什么法子?”

箫翰林便将自己记得的书目索引法子一一道出,仔仔细细并未隐瞒。

听完他的话,皇帝又笑道:“听着倒是颇为有用,怎么不见池良俊提上来?”

箫翰林忍住告状的想法,池良俊外貌不受皇帝喜欢却还能在翰林院盘踞多年,背后自然有靠山,箫翰林并不确定自己告状的话皇帝会不会维护他。

沉吟了一会儿,箫翰林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说道:“苏大人才刚整理完一略,还不敢在池大人面前提起。”

“既然是好用的法子,早些用起来才是正经事。”皇帝笑着说道,“这样吧,既然池良俊让你来做藏书的事,这件事便由你来处理。”

箫翰林眼睛一亮,连声说道:“微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

皇帝不给面子的说了一句:“这般简单的事情之前也想不到,你也只能派上这点用场了。”

箫翰林只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鼓起勇气说了一句:“陛下,微臣还有另一件事上禀!”

皇帝淡淡问道:“何事?”

箫翰林注意到四皇子望过来的视线,到了嘴边的话打了个转就变了样。

“此事还得从苏状元被派过来,与微臣一块儿修书说起,实在是说来话长。”

“翰林院修书这么多年,也没瞧见修出什么来。”皇帝略带几分不耐烦的说道:“长话短说。”

箫翰林也不敢兜圈子了,直接说道:“修书过程中,苏大人与微臣多有商讨,便想到如今这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修书难有成效,费时费力不说,也是无望的很。”

“古人常言道易代修史,盛世修书,大周朝百姓们安居乐业了百年,怎么如今翰林院还是跟史书过不去,为何不能修书呢?”

“若能集结天下文人,广搜天下奇书来充实天府宝藏,修著一本集百家之长,张我大周风采的旷世大典,岂不是能够青史留名!”

箫翰林一股脑儿说完这话,迎着皇帝的眼神这才知道害怕,连忙低头不敢再看。

皇帝就像是不认识他了似的左看右看,忽然笑道:“箫爱卿,这可不像是你的主意。”

箫翰林忍住擦汗的举动,拱手说道:“确实不是微臣一个人的主意,多是苏大人提起的。”

皇帝笑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看透了箫翰林的那些把戏,转身问道:“珩儿,你觉得此事如何?”

四皇子并未直接说话,沉吟了一会儿才道:“自我大周开朝以来,倒是并未有过举国之力修著大典的事迹。”

谁知道一听这话,皇帝就朗声笑起来:“是啊,太祖高祖皇帝都未能做到的事情,说不定在朕这儿能做到。”

“你们不知,其实先帝去世之前,也曾有过修著大典的心思,只是那时候时机还未成熟,这些年朕倒是忘了此事,没想到如今苏状元提了出来,甚合朕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