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2.9米?4米?”
汉以后唐宋明清等朝代,都有君臣迅速命人去翻查史料,寻找汉朝冶铁高炉的资料,并命人换算后世的“米”在本朝度量衡中是多长,吩咐完后大伙又继续听下去。
刘彻和其他汉初皇帝本来听得飘飘然,只觉着我大汉工艺卓越,实在太厉害了!不愧是我强汉,然后就听见了一句:“在对汉代帝王、诸侯王陵墓的发掘中……”
“林娘子说什么?发掘什么?”刘彻声音颤抖。
“发掘乃公及子孙的陵墓!”刘邦整个人都跳起来了!
吕雉瞥他一眼,淡淡道:“先前不已知晓了么。”
毕竟都相隔两千年了,吕雉竟也接受了。
刘邦想起来了:之前是好像说过了,汉室十一代帝王,都被盗掘了,因此后世朝廷为防止肖小之辈毁坏陵墓,不得不进行保护性挖掘。
但每听一次都觉着难受啊!
刘邦心痛难忍,又晃晃悠悠地坐了回去。
不由在暗自沉思:为何秦始皇的陵墓不会被盗呢?
那……他能不能在骊山旁边安个自个的墓?是不是能沾沾光?
“七国之乱?楚国竟有如此先进的武库,还藏了如此之多!”被转移了注意力的汉文帝刘恒震惊了,他想起先前仙迹将李广时好像也提过这事儿,只不过一晃而过他还没来得及留意,就被其他消息吸引了,如今才惊觉,不由命令道,“速速派人暗中探查这些诸侯王背地里是否私藏兵器!可恶……”
刘恒想起自己曾下达允许各地诸侯王铸币铸铁的诏令,他一定是昏了头了!
只是他有他的苦衷,不得不与各地诸侯委以虚蛇,但……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到了启儿这一代,这些诸侯就弄出乱子来了!
而秦朝,嬴政却微微迷惑了:“先前听这后人说,那汉朝似乎是沿袭我大秦行郡县制的,怎么还对宗室分封诸侯?”
不过这一点小疑惑并不妨碍嬴政心情颇佳地将这些冶铁技术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比如陶窑退火、再比如鼓风皮橐和水排,这些技术他都没有,他通通都用得上!
“另外,纸又是什么东西?”
“盐铁专营又不是什么稀罕事,为什么单单提那汉武帝?”
嬴政不满地嘀咕。
大秦本就是盐铁专营!
毕竟这项政策不是桑弘羊的首创,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由齐国的管仲提出并实行,秦国商鞅变法,也提出要控制山泽之利,因此秦国一直都实行的是盐铁专卖,对此,嬴政才有一点奇怪,难不成那汉朝之前竟然将如此巨利拱手让于商贾?这真不会出问题么?只怕钱币也会混乱不堪啊!
“盐铁专营……” 汉文帝朝,刘恒有种不祥的预感,叹了口气。
所以他之前让盐铁之利于百姓果真是错了吗?
建元三年,刘彻一朝的桑弘羊也顿时跳了起来:“此策绝妙!绝妙啊陛下!这正是臣心中所想,仙迹说得没错啊陛下!”他茅塞顿开,且迅速联想到了其他几样深藏巨利的东西,眼眸闪亮地对刘彻道,“历来经营盐铁的商人总是富比王侯,仙迹说盐铁专营……不,不仅仅是专营,陛下,所有的铁矿都不许地方诸侯、百姓、富商采掘、冶炼,更不许他们铸造与售卖,还有……还有酒也不应当放任不管!此策一行,国库必丰!”
刘彻眼睛也亮了:“朕征伐匈奴的军费也不必苦恼了!”
没想到问冶铁技术,竟得了意外之喜,而且林老夫子讲的许多冶铁技法都很有用,他将整个汉朝数百年的冶铁技术都囊括其中来讲解,有些工艺,刘彻的确都还没用上呢!
还有那个水排,他一定要细细问问是怎么做的!
但林爷爷还没说完,就见林菱用推车推着小山一般高大大小小的纸箱走了过来,正一个个艰难地往三轮车上搬,林爷爷连忙停下,起身不知在哪儿一按,历代历朝的人就见那个方形的车斗忽而吱吱呀呀地下降了下来,高度降低了,林菱也方便往上垒快递了。
刘彻很羡慕,他很喜欢这个三蹦子:“这车可真好,走得快又不费马,还能如此上升下降,便于运货,若朕能得此车用来运粮草多好啊……”
一旁的少年卫青却心想:若由此车,哪里舍得用来运粮草,用来运士兵也不错呢,车虽不大,但挤一挤也无妨,很是节省腿力。只是这车不用牛马拉,林娘子说是用雷电驱使,却不知怎么才能驯化雷电呢?
而且雷电怎么知道乘车之人欲往何处呢?
真想也拥有雷电马夫啊!
“爷爷,你再等等,我还得拉一车呢!冰箱有点重,我得叫快递小哥帮我。”林菱又拉着推车往那堆满了这种大大小小纸箱的小铺子里去了。
明清两朝冶铁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林老夫子说得那些技术,他们早用过了,因此张居正从一开始,注意力就没有放在林老夫子的讲解上,他的目光一直在看林老夫子的身后,在他说话的时候,他身后陆续来了好几辆与林家借来的三轮车大同小异的三轮车,不同的是,那些三轮车都漆上了不同的颜色和图标,似乎来自不同的地方,还都是精壮的青年驾驶,车斗上满载货物,到了这“驿站” 门口,就跟林老夫子似的,一按按钮,就抬
第 31 章()
起车斗,将东西都倾斜到了地面。
然后他们再用林姑娘用的那小平板推车,一趟一趟往里头运,一边运,似乎还和里头驿站的驿夫打招呼:“都放这儿了啊!”话音没落,就从驿站里跑出来一个短发女人,大声阻止:“你别倒这儿,我等会怎么分拣啊,你就不能给我拿进来……哎哎哎,死韵达,每次都这样!”
那被骂作“死韵达”的小哥骑上突然大声地嚷着“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的电动三轮车拔腿就跑。
后世的车还会说话!
这着实令人惊奇万分,而且这种运送各种货物的雷电三轮车莫不就是后世的“驿马”?但是……张居正捻着长须思索着,怎么看,这后世的驿站与他原先所想的驿站大有不同。
在大明,驿站主要是供官府文书和军事驿传或朝廷派遣各地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地方,肩负着“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三百里加急”等不同等级的朝廷紧急事务,并不是提供给老百姓使用的。
明朝建设了规模不输元朝的驿站数量,南北连通各大驿道,但从林姑娘使用这驿站以及那“快递小哥”运货而来,包括那看守驿站的女人,都并不像官府之人,更像是如她一般的普通老百姓。
而且这驿站虽名为驿站也不提供食宿、马匹……哦,后世并不用马,但他们的驿站也不给车辆供油、供电,似乎只是个暂时存放货物,等林姑娘这样货物的主人前来认领的地方。
倒比较像大明的“递运所”,这是洪武九年,太祖皇帝单独为了运输各地贡物、军需、赏赐物品的独立驿站,但也是由各地卫所管理,驿站与驿站之间管理非常严密,也并不是给民用。
如此汗牛充栋的货物,要如何才知晓货物主人是谁呢?即便要分拣,也得数十人吧!但张居正望着驿站里面,只有那个方才气急骂人的女子,又回去蹲坐在小山般的货物中,用个小黑铁盒不断扫过货品上有字迹的白纸。
后世驿站,竟只有一人就能运转吗?张居正又想到快递二字。
大明驿传如流星,八百里也不敢说快,毕竟军情如火、灾情如命,即便已是八百里加急也奢求更快,因此只称“急递” ,那后世所谓“快递”,又有多快呢?
他还在沉思,直播间里却冒出来了一行字:
张居正笑了,这问题问得机巧,永乐帝是利用这“直播系统”想要隔绝古今从而掩人耳目的自动“翻译”功能来故意诱着林老夫子说话呢,论精明,还是成祖精明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若是永乐帝知晓自己竟从太宗变为了成祖,只怕会大发雷霆吧?
林爷爷目送林菱又钻进了快递堆里,正和鸟鸟驿站的人商量怎么帮忙搬冰箱上来,于是又把目光放到了直播间,正想接着讲冶铁的事,就见有人问了新问题,于是下意识就回答道:
永乐朝,年迈的永乐帝和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坐在内殿,三人面前摆着瓜果点心,一同听那林老夫子说起明朝的驿站。
永乐帝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此时不由也有点不自在——他也不知为何,知道老爹是那“棣子,开门,是爹地”以后,就总有些心虚虚的。
他装作不在意,低头喝了一杯茶,却不住地瞄着那仙迹的左下角,生怕冒出一行显示着“棣子,开门,是爹地”的字。
知道老爹或许就在洪武朝不知哪一年听着他的所作所为,永乐帝就罕见地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既想看到老爹对自己为帝的评价,又害怕看到老爹咄咄逼人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