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2 / 2)

🎁美女直播

随后又嘱咐道:“待蜂窝煤晒好,分三个炉,与寻常煤块、木炭一同点燃,看看这蜂窝煤能节省多少煤炭、木炭,又能多烧多长时间。”

墨家弟子欣喜地躬身:“喏。”

林菱不知蝴蝶的翅膀已开始煽动,她与两个爷爷每逢大站停靠便下车到站台上活动活动手脚,呼吸呼吸外头的空气,然后一起聊天吃水果、和后座的大叔一块儿打了两圈扑克牌,终于熬到了西安。

但林菱坐车实在太累了,而且天也很晚了,就没有开直播,带着两个爷爷找到提前订好的酒店就直接休息了。

第二天,三人又起了个大早,林菱和爷爷先打车送五叔爷爷去军区医院探望堂姑,因医院不是普通医院,林菱不敢在里面乱直播,而且还要登记安检,有点麻烦,林菱想了想就没和爷爷进去,而是坐在医院对面的奶茶店里,一边开直播一边做旅行攻略一边等五叔爷爷。

嬴政收到了开播通知,正批奏疏的手微微一顿,他抬头看向那青铜鼎,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陵墓没有被打开,但听到林菱那么期待地要去他看他的陵墓,还是有点不自在,而不自在之外竟然也生出了一点好奇。

他的陵墓……两千多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时,林爷爷忽然插了一句:“妹妹啊,别的爷爷不知道,但看完兵马俑,一定要带爷爷去一趟陕西历史博物馆,听说那儿有许多秦简在展播。”

林菱把头摇得好似拨浪鼓:“谢了谢了,这个著名景点真的体验不了一点,真体验不了一点!”

林爷爷笑道:

林菱正愁在这儿干等不知道聊些什么,立刻拍板:

“那爷爷,您给说说秦法。”

秦朝,嬴政不由放下了手中的刀笔,他向来以秦法为傲,却不知后人会如何评说?先前林老夫子还说秦法严苛,让他不由耿耿于怀。

林爷爷对此也无有不可,他清了清嗓子道:

林爷爷学着林菱喝了口奶茶,

秦法先进?

“先进”对古人们也是个新鲜词,但望文生义领会其含义还是很简单的,甚至古人们也开始学着用这些新词。

不过,这话一出来,秦以后的朝代头一反应都是不服气。

尤其刘邦!

他扭过头,与萧何、吕雉气愤地道:“秦法若是先进,乃公何至于受关东氏族掣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乃公难道不想‘一用汉法’?可大汉不能当孤秦,因此不得不尽收孤秦之弊,逆取顺守!”

秦虽吞并六国,但短短十四年的统治没来得及融合各国风俗民情,秦法还未生根发芽便已被胡亥折腾得分崩离析,而且强硬地“一用秦法”,没做到因地制宜地调整,也始终无法尽收六国人心。

尤其风俗与秦国全然不同的关东之地,因推行秦法所引发的仇怨几乎沸腾,而这一怒火甚至烧到了刘邦这个缔造汉王朝的开国之君身上,他不得不妥协,在奉行郡县制的情况下,依旧在关东之地大肆封异性王,稳定当时关东形势。

分封诸侯必将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刘邦一清二楚,但当时的他没有选择。

“陛下不必愤懑,我想后世所言秦法先进,并非一概而论。秦国变法后日渐强盛,秦法必然也有可取之处,我大汉虽也不再一味推崇法家,却也承袭了诸多秦法,这是不争的事实。”吕雉头一回没有怼

第 38 章()

自己这个便宜夫君,只是耐心宽慰。

她是个极为聪明也极有政治天赋的女人,刘邦所做的每一个看似残酷、无奈或软弱的决定,她都能猜出背后原因。当初大汉立国,不得不妥协分封,除却关东风俗不同难以管理,也是为了裂土拉拢各地军头,诸如韩信、英布、张耳等人,给了好处,人家才会举旗反楚,将全家脑袋绑在腰上跟着刘邦结盟灭项,否则楚汉之争只怕没有那么快分出胜负……

“秦之律法已距后世两千年,竟然还能被后世怀念吗?”

三国,又被刘禅盛情邀请召进宫一同用膳的诸葛亮微微蹙眉,望着面前烹饪得香气扑鼻的蜀江鱼沉思着。

他难免生出了一些对后世律法的担忧,但这点担忧还未吐露-出口,他就看到举着一-大条鱼大口大口嚼肉的刘禅突然被鱼刺卡喉,像个团团转的小猴,捂着喉咙狂咳不止。

“快救陛下!”

两边侯立的宫人们从四周冲上高台,手忙脚乱地上前解救自家皇帝,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诸葛亮:“……”

罢了罢了,他还是先担忧担忧蜀汉的未来吧……

秦汉两朝的君王听了都茫然四顾:这等事不是很正常么?

若不这般规定,男子无故休妻、抛妻弃子,或是女子无故与他人苟合私通,抛弃丈夫怎么办?

这婚姻大事,自然男女意愿都得兼顾啊!

很奇怪吗?

难道不是全天下都这样吗?

宋朝,赵匡胤不明所以,他这时候还没听说过什么程朱理学啊!

“这是什么学说?”他问赵普。

赵普绞尽脑汁地想了想:“程朱二字应当为人名,理学……理学……自古以来臣未曾听闻过理学之名,但学子中有义理之学,是为经学,不知是否同源?”

谁也无法得到答案。赵匡胤只得先按下不提。

后人毁了大宋名声,他也无能为力啊!

明,洪武年间。

今日,朱元璋专门腾出了个偏殿来观看仙迹,提前备好了记录的翰林院学士、指派了数十名专门候在门外准备传召指定官员的太监,还发善心给这几个龟儿们都安排了桌椅茶点,他与并肩马皇后坐在上首,下首是太子朱标,其他儿子依排行而坐。

听说今儿仙迹要讲秦朝有关女子的法律,马皇后也很有兴致,因此特意前来与朱元璋一起观看。谁知这刚一起头,他的大明便被点了名。朱元璋很不自在地搔搔面皮,心虚地想辩解什么,但瞥见今儿也坐在他身旁,听得津津有味、隐隐有些赞同的马皇后,又把那些话都咽了回去。

咳,咱又不是犟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律法也是人写的,有些不好的地方,往后叫官员改改不就得了!

清,康熙年间。

今儿观看仙迹的地方放在了南书房,今儿,他好似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将排行十四以上的诸位年长的皇阿哥、领侍卫内大臣叫来旁听,听到仙迹说清朝的不是,立刻便有大臣出言辩驳:“仙迹此言差矣!我满人姑奶奶素来尊贵,在家里头说一不二,当爷们的没有不敬重的,怎会如此低三下四?”

男女之别乃纲常!当场的翰林院侍读正要出言反驳,就听那大臣挑起眉头道:“敢问李侍读,你家小女可有缠足?”

那人顿时哑了声。

“当初太皇太后、万岁爷下了几次旨意禁止缠足,你们这群自诩清高之辈可都充耳不闻,缠足之风在汉人中屡禁不止,还好意思开腔?”那大臣冷哼一声,却将朝堂上党派之争暴露无遗。

骂完,就见康熙眼神警告地扫了过来,他连忙拱手不再争执。

呦,张耳也有传啊?

刘邦对这事儿门清,直接插嘴:“后人怎么如此浅显语句都看不懂么?这司马迁是说,张耳的妻子原本是外黄县一个富户家的女儿,那女子生得貌美如花,却嫁给了个平庸无能的丈夫,她不堪忍受回了娘家投奔父亲,其父有个宾客知晓张耳的才能,于是对那女子说你若是想嫁给有才能的大丈夫,就嫁给张耳。于是那女子便请官吏裁决,与原来那丈夫和离,嫁给了张耳。”

林爷爷对着直播间,也是如此解释了一番。

林菱则在一旁心有戚戚。

她想起了以前读书时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字认识她她不认识字的痛苦。谁能想到,她有个当历史老师的爷爷,但她学得很不咋地啊!

第 38 章()

当时女人艰难过活的社会国情。】

说到这儿,林菱心有感慨,不禁对着直播间小声嘀咕:

南宋,绍熙二年,朱熹长子朱塾突然病逝,朱熹惊闻噩耗回去为儿子办身后事,并迁居建阳,在那儿的竹林中建造了一间“竹林精舍”,广收门徒,潜心著书立说,时常免费为当地学子讲学。

他今日刚刚送走学生,正准备关起门来将自己一生对二程理学领悟和创新解读继续完善、记述下来,但没想到仙迹却忽而出现了一-大段留言,对他破口大骂。

朱熹握在手中的笔摔落在地,面色忽而白忽而青,好长时间才找回了自己的思绪,立即颤抖着声音说:“缠足并非老夫发明!缠足早在南唐便已有风闻……不是老夫!不是……”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仙迹又冒出来一句话:

千古罪人!

这评价犹如天雷轰顶,让朱熹浑浑噩噩地跌坐到了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那个……应该没有人……粉朱熹的……吧?

如果有的话……对不起,请不要生气!!(滑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