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母这次去,只是想要给孩子们谋个好的教书先生,仅此而已。
可若说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
看见自己的亲父母亲如今漂泊寻找自己的身影,那些过去被父母宠溺长大的画面历历在目,她开始又梦见自己的过去。
只是不知道为何,那些原本应该温馨的日子,母亲为她穿衣,父亲抱着她练字,他们一家人去京都的郊外放风筝……
那些原本应该记在心里的美好记忆,却开始慢慢淡出去,她昨晚的梦境,已经记不起那次郊外的风筝是什么样子,只依稀记得,那是父亲亲手扎的。
取而代之的,是她清楚的记得自己拿着绣着松鹤图案的绣帕卖给镇上过寿的老人,是她清楚的记得母亲的玉佩落在地上便碎开的画面。
她却只记得那玉佩太过脆弱,与泥泞的草地上接触的那一刻就四分五裂,玉石的碎渣掉进混着雨水的泥土里,她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只能无助的在大雨中哭泣。
就连如今她都不知道,她该哭泣的是自己的遭遇,还是亲情。
那些走在路上的日子里,她甚至无数次的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自私了一点。
明明那是京都贵女都会踏上的一条路,多少人为了家族牺牲自己幸福,保着相敬如宾的面子,笑着给自己的夫君纳妾,为何她就不行呢?
可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宁愿嫁做农家妇,也不愿老死在富贵的宅院里。
刚来到大杨村的日子苦吗?真真是苦极了。
没了丫鬟,没了银两,就连吃个蒸蛋都要你让我让的。
她提着木盆去河边浣洗,洗坏了不知道多少衣服,可公婆没有埋怨一句,还夸赞自己的刺绣好看;
她不知道在那河边闹了多少笑话,多少妇人小孩每天清晨上赶着去看自己的笑话,可还是有如牛婶一般的人一边嘴里说着自己是娇贵的小姐,一边手把手教自己怎么洗衣服省力气……
明明那时候过得很苦,可为什么她比以往更爱笑了呢!
她是什么时候开始放下的呢?
大概是幺儿出生后,不会说话开始的吧!
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坐在幺儿的身边,一边刺绣补贴家用,一边给幺儿讲述曾经在书上或是路上的有趣见闻,京都的生活从那一刻起,开始慢慢从自己的记忆里消失。
她每天很累,要洗衣做饭,要刺绣,要照顾孩子,要担心上山的丈夫是否安全……已经没有心思怀疑自己当初的逃离是错还是对了……
直到,再次看到江父江母。
她想,替那人谋个教书先生,颐养天年,将来等他们老去的时候,自己送他们一程,也算是全了这份最后一丝亲情了吧!
公婆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就,总归是跟他们平辈,不好拿捏着长辈的身份难为他们这些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