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年跟着人流,绕到了厂区的办公楼,顺带参观了一下厂区。
茄里别夫说这厂区大概有一千个工作人员,算是个小厂。
附近还有三个农场,负责供养这个整修厂。
陆学理他们这些学者,显然对这种环境不是很满意。
或许陆学理他们认为,自己来是去大学参观的,但李鹤年知道,研习团过来是干活的。
果然,接下来的会议中,苏方明确的说了,接下来的安排,就是把这些人安插到各个工位实习,无非是只干半天而已。
听到这话,不少学者都有些惊诧,连忙开始讨论起来,现场顿时一片嘈杂。
“我们怎么能干活呢?”
“我们是来学理论的,干活能学到什么?”
“这安排不合理!”
“就是,这不是拿我们当劳力使吗?”
“……”
不多时,随行的翻译,大概把学者们的意见翻译了一下。
苏方的人一听,显得有些不耐烦。
“你们的学术支援早就完成了!”
“在前期的支援当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把该教的都教了!”
“剩下的支援内容,本来就是实践性学习!”
“这一点,我们也早就和你们的上司沟通过,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派来,但我们的安排不会变!”
“……”
对于这个回答,不少学者还是有些抗拒。
但李鹤年却是摇了摇头,显然上面派的这些都不是什么着名学者,让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期望总结一些培训经验,回去培训工人。
然而,很多人却把这个当成了一个镀金的机会。
不多时,带头的几个学者,又在翻译的帮助下,跟苏方交流了很久。
最终的安排没变,只是有些学者不必参与劳动,主要的劳动还是交给了随行的工人和一些普通学者。
对此,李鹤年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他本来就要干活。
很快,苏方的人又讲了一下当地的法规和习俗之类的,让众人避免和当地人产生矛盾。
会后,茄里别夫就开始安排众人的住宿问题。
此时,正好是下班的点。
车间里,不少工人下班后,都等在了办公楼下面,认领要回去借住的人。
显然,有人借住他们是能领补贴的。
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独立小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