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家贵族,家中有德高望重的长辈教导,或是满腹经纶的师长提携。
对于他们来说,晦涩难懂的经文,在师长的教导之下,变得十分容易。
而寒门子弟,一无银钱,二无名师,三无藏书,科举之路艰难重重,越是学到后面,越要靠自己的天赋与勤奋,方能拼出一点成绩。
于科举之路,他们这般只能依靠自己摸索的寒门子弟,走的要艰难许多。
他读了很多年书,自认算是勤奋刻苦,也不是愚钝之人,可却只考得秀才的功名。
想往前更进一步,却始终止步不前,德良叔也曾无数次叹息感伤。
瑾音送来的那几本书籍,他以前也曾读过,并没有特别深的了解。
可那书籍与他以往读的相比,多了很多注解。其蕴含的深意,让他叹为观止,以前读书时存在的疑问,在此刻竟然是茅塞顿开。
因此,德良叔才腆着脸,问瑾音借书抄录。
瑾音一笑:“这不算什么大事,您抄写完归还我即可。苏先生还留下一些书籍,待我整理好了告知您,您也可以过来看看。若有用的上的,尽管抄录。”
德良叔大喜,对着瑾音作揖拜谢。
瑾音哪敢受他的礼,连忙侧身避过,扶他起身。
德良叔是长辈,一直对瑾言照顾有加,特别是此次县试,他一直给给瑾言开小灶,补习功课。
相比之下,只是让他抄录书籍,实在算不得大事。
瑾音其实也知道,书籍在古代的重要性,所以很能理解德良叔的心情。
瑾音想了想,道:“德良叔,咱们族中开了村学,往后这读书人会越来越多。我觉得可以在村中修建一处藏书阁,慢慢搜罗一些书籍填充。您觉得如何?”
德良叔听完,静静思考片刻,拍手道:“这想法着实是好!”
又拧着眉道:“只是书籍贵重,修建藏书阁,怕要耗费不少银两。”
瑾音笑着说:“这三年一过,咱们村中的药草便算是种成了,往后每年都能得到不菲的收益,银钱不会太紧张。再者,一开始也无需添置多好多贵重的书籍,可以添置些誊抄的书籍,亦可以接受旁人的捐赠,慢慢填充藏书阁。等到日后银钱多了,再添置名家着作。”
德良叔不住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十分有理!如今村里的孩子们也才启蒙没几年,添置些普通便宜些的书籍,也是足够了。等我回村,同父亲商量一番。”
两日的时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