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毕竟县令让你过了,按照读书人的逻辑,就是对你有老师之实了。很操蛋的陋习,这个时代却被当做理所当然。
这个事情的底层逻辑是这样的,做官的都是读书人,考试的也是读书人,读书人自然要抱团的。用现代人的观点看这个现象,这叫士大夫阶级勾结在一起,共同维护阶级利益。
你可以不接受这套理论,那样就是另类。
贾琏在一群考生中无疑也算另类,但他既然选择了科举之路,就得来谢师宴。
县试取五十人,贾琏排第四,所以没必要坐前排,而是在角落里找个位子坐下。
王县令最后一个出场,一群人顿时排队上前见礼,贾琏想了想没在最前,也不选最后,混在中间。大家轮流上前见礼并敬酒,顾楠第一个,学生们都是一干到底,王县令只是微微碰一下杯子就算喝了,略微鼓励一两句就算过了。
轮到贾琏时,王县令看着贾琏一口干了,表情复杂的开口:“贾琏,文章作的不错,算经居然是满分。这卷子是钦天监的算经博士出的,大兴、宛平两县就一个满分。出乎预料!”
贾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这最多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题,做满分很骄傲么?
“回县尊,学生个人比较喜好算经。”贾琏只能这么回答了,不能说算经不重要吧。
“你算经能满分,经学文章自然也能更好,圣人学问提纲建领,不通则难成大事。算经学的再好,最多就是去国子监或钦天监。你可知道,不学无术所谓何人何事?”王县令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看着很为贾琏着想。
贾琏要是不知道“不学无术”这个典故,搞不好就载王县令手里了。
因为这典故出自《汉书》,讲的是霍光在面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时,因为不读经文(这里指《春秋》),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其中一个例子是有人冒充戾太子,霍光乱了阵脚,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王县令的意思听起来是要做到臣子的巅峰呢,就得读好圣人的文章。
贾琏想到的是另外一个事情,霍光行废立之事,这在封建王朝里是怎么都洗不干净的事情。尤其是在理学的范畴里,更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所以,搞不好这就是一个深坑。
贾琏很果断的直接断了王县令坏心思的可能,大声回应:“霍光行废立之事,琏深厌之。”
王县令也就是不知道“我草”这个词,不然能当场喊出来。这小子连这个都懂的么?
会这么想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