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侯的办法是外热里冷,表面上热情接待孔子一行人,实质上是对孔子一行人不理不睬!
孔子的本意是立即求见蔡成侯,他早就准备了一大堆说词,相信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说服蔡成侯坚定追随楚国。
孔子很清楚,几年前楚国讨伐蔡国,蔡国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答应将国都迁至楚国边境,向楚国表示臣服,同时献上了大批奴隶。
这意味着蔡国曾经向楚国作出过承诺。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亡。你蔡国难道连这个基本道理都不懂么?
你蔡国这两年为何乱成这个鸟样?连先君蔡昭侯都死于非命,还不是因为蔡昭侯不守承诺?
失信楚国,背弃与楚国盟约,私自决定成为吴国附庸。正因为失信,结果导致国内思想不统一,本就虚弱不堪的蔡国四分五裂,国家还有半点样子?
孔子将这个道理提升到了“蔡国有违天道”的高度,指出蔡昭侯失信于楚国,即失信于天下,这是违背天道的。
这是孔子能够搬出说服蔡成侯的最基本理由,是原则问题。
至于其他的理由,那就是现实问题。这样的理由多了去了,如楚国再怎么样也是经周天子认可分封的诸侯,尽管楚国后来僭越称王,但历史上楚国对大周王朝的贡献是巨大的。
要知道,楚国先祖鬻熊是最早追随周文王参与伐商战争的部落首领之一,而那个吴国,虽然号称是周太伯之后,但对大周王朝有过毛线贡献?
长期以来,吴国就是被排斥在华夏中原以外的东夷部落,根本没什么文化。而楚国呢?不但有着正宗的中原文化,更是被列国诸侯认可的两大诸侯联盟盟主之一。
而且,吴人是残暴的,而楚人却是有德的。
再而且,历史上蔡国与楚国的关系一向交好,而且处于同一地域,连方言都相近。倒是那个吴国,操一口吴侬软语,看看就不应该与蔡国是一伙的。
再而且,从大周王朝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全世界诸侯必须联合起来,抑制残暴却又强大的吴国北上中原,是最大的政治!
再而且,楚国地大物博,虽然曾惨败于吴国,但那只是偶然因素。在如今的楚王领导下,楚国已经全面复苏再次崛起了,其强大的国力,哪是一时得志的吴国可以比拟的?
还有很多理由,反正,孔子相信,只要蔡成侯能耐心听自己一席话,保证让这位年轻的蔡侯立即下定决心追随楚国!
只要因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