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文华殿西室内,张居正神色凝重,
向朱翊钧启奏道:“陛下,军机处如今分掌军机票拟,若再由内阁拟旨,恐有泄露军机之虞。
臣斗胆,请陛下另设制敕房于一官衙,挑选翰林中学问词章俱佳者,专于御前承命拟旨。”
朱翊钧闻言,目光闪烁,沉吟片刻后道:“卿言有理。
那便设侍御司于乾清宫西侧内,专司拟旨之责。
先生仍以中极殿大学士身份,领侍御司首席大臣,掌司务。
此后,内阁首辅皆领班侍御司,军机大臣同知侍御司,参议庶政。”
张居正躬身应诺,心中暗自赞许朱翊钧的英明决断。
朱翊钧继续说道:
“再任命一翰林侍读或侍讲学士为侍御司承旨大臣,专责拟旨。
所拟圣旨,需经先生与军机大臣审定后,再交司礼监批红,然后由文书房转发侍御司,下发内阁或枢密院。
同时,选若干翰林进士与武勋子弟入侍御司,以中书舍人身份观政历练,以备咨询。
如此,文治武功,皆能后继有人,以成帝业。”
张居正再次拱手称是,心中暗自思量,此举既集中了大权于皇上,又未过分削弱首辅职权,实为明智之举。
朱翊钧话锋一转,又道:
“再设政事堂于乾清宫西侧书房,与侍御司同为一班人马,专供朕与公卿大臣坐而论政。
公卿大臣常设坐席之椅于御前,学士、舍人则站立。
首辅与枢密使分坐朕左右两首席,且铺软垫,以示体恤执政首臣之礼。”
张居正闻言,心中一凛,深知朱翊钧此举之意。
廷议虽能集思广益,但亦易泄密,且决策效率低下。
政事堂之设,既能减少泄密,又能提高执政效率,实为良策。
朱翊钧见张居正无异议,心中暗自满意,继续道:“廷议之弊,朕亦深知。
决策易泄密,且易造成分歧,导致政策难以实施。
故设政事堂,只允许几位重要大臣与朕共议政策,以减少泄密,提高效率。”
张居正点头称颂,心中对朱翊钧的英明决策佩服得五体投地。
至此,万历朝中枢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制,侍御司与政事堂的出现,标志着朱翊钧对朝局的掌控更加牢固。
万历六年的十月,
辽东的铁岭卫清阳堡被一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