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
想要打仗打赢,首先就是要快,要出其不意。
准备停当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出击,在对方毫无防备之下,攻破对方的防线,然后再一路席卷。
这才是最合适骑兵的战术。
然而,这些人从夏天屯兵一直屯到了秋天,依旧没有动手的意思。
现在大周各地兵力都已经北上,防线也都加固好了,这时候他们再动手,就颇有些撞南墙的意思了。
刘凌想不透这些游牧民族的真正想法,但他能猜到,起码大周这次能安然守住。
但尽管如此,他也在做自己的准备。
根据朝廷的册封公文上说,刘凌是魏县都尉,封子爵,世袭罔替,食邑百户。
翻译下来就是,魏县的地方军队武装头子,子爵,今后你儿子也能继承这爵位。
并且,刘家村的税收权也归你,好好给老子干活打土匪,要是干不成就扒了你。
都尉也算是武官的一种,但是却游离于正常的军事指挥系统之外。
在大周的军队官职中,一个地方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指挥是地方的指挥使,这个职位一般由文官进行担任。
指挥使负责在战略上指挥武官,什么时候打仗,去打谁,打赢了如何,打输了如何,以及处理一些后勤问题。
而在战术方面的具体执行,便是由总兵担任,担任这个职位的都是武将。
他们负责具体执行,怎么打,打成什么样,能不能把人打死。
这两类官员组成了朝廷对军队的指挥系统。
而朝廷册封刘凌的这个都尉,则只属于魏县的地方武装头子,根据规则,现在的他能够招募不多于五百人的地方武装。
可以装备除了铠甲之外的所有武器,但只能在魏县进行活动,不得离开驻地,若是违反了,则以造反之罪论处。
而地方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对都尉没有管辖的权利,也就是说,除了圣旨之外,刘凌基本上可以不理会其他任何的官员。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自然是自由,想干啥干啥,没人管。
坏处便是,没有朝廷俸禄。
这支地方武装从选拔到训练,再到装备饷银、以及战后的抚恤奖赏都由刘凌个人负责,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并且,成为了魏县都尉之后,便要负责保护整个魏县的安全问题,若是有土匪来,刘凌要负责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