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这话让曹植眼中一亮。
虽然他得了父亲的命令,现在是在管理科举考试一试。
可是越是想到的细节越多,他就越是觉得有许多未尽之处,尤其是在女子所说的最重要的教育一事上。
他想起许多学子因考官之故而失去自己实现抱负的机会。
由此可见,除了师者重要,这考核者依旧重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转眼又到了重阳佳节了,原本应该和丈夫一起登高赏秋,而如今呢,却只能是她一人躺在玉枕纱幔中,半夜的凉气能将整个人都浸透。】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听到这话,杜甫突然想起了经幕中女子讲解后他看了许多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铁”,那时的他是身体冷心也冷,而这李清照只是心冷,但一个“透”字就显得更冷了。
杜甫自己作诗也很在意遣词造句,所以看到了李清照词中的一些优秀词句也忍不住多看看。
其实以往他写诗也以为那些简简单单地闺怨之诗算不得好诗,可经女子讲解后,他再去看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就又有不同的感受。
这世上不是只有要为官入仕的人,不是只有追求仕途的人才能写诗作词。
而写诗作词也不是专门为了谁而作,写诗作词也不该只有确定的主题。
写得好那就是好诗好词,而怎么才算写得好,那便看个人的理解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在东篱旁边喝酒喝到了黄昏之后,袖子上似乎也沾染上了菊花的淡香味道。看到这句话我们能想起一个人,陶渊明。】
【陶渊明在古代就是那么受欢迎,文人们在忧愁的时候,就总是借他来纾解自己的愁绪,即便他们所愁根本不同。】
东晋。
陶渊明也发现了,这些后世的文人似乎有些神化自己的诗作了。
虽然这让他有些许的自豪,却又觉得不大合适。
不过自己的诗能排解他们的忧愁,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突然,陶渊明表情一滞,“有暗香盈袖”这句他大概知道出自何处了。
【按理说李清照写出这样的句子,至少此时应该是放松的,然而这里并不这么简单,“暗香盈袖”一句出自《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