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就初步具备吸收太阳热辐射的能力,冰盖会加速消融,而地球表面的温度则会进入螺旋上升周期。
简单来讲,冰盖消失的越快,地表吸热的能力就越强。而地表吸热能力越强,又促使冰盖更快消失。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激发。
星城的科技再次取得新突破。
研究总院的一位天才少年,证明了星门跳跃技术的最后一片拼图,至此人类彻底理解了空间折跃技术的原理。
没过多久,研究院的小姐姐们,就依据完整的空间折跃理论,设计出了允许大质量物体进行空间跳跃的折跃引擎。
就比如现在的星城,它终于具备长距离快速旅行的能力。
不出意外,这种炸裂的技术依然有限制条件。
一是需要有一艘飞船先行前往目的地,启动折跃引擎诱导装置,改变当地空间中的希格斯场,相当于提前标识出终点。
其次折跃引擎的跃迁距离有理论限制,大约在20光年左右。
但这对星城来说完全够用了,这个距离限制,已经能完全覆盖太阳系。
当然,每次折跃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以及消耗天文级别的能量就不用提了。毕竟这个宇宙讲究能量守恒,折腾这么大动静,不付出点什么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是在仅仅一次折跃实验之后,陈浩就没有再次使用过它。
现在星城已经变得格外庞大,直径达到了500公里。它现在就好似一个大型的货物集散地,所有用不完的物产、矿石,都堆放在它的外壳夹层仓库中,这也让它的体积一直在膨胀。
围绕着星城,已经出现许许多多的民用空间站,它们或是临时仓库、或是为排队进港船只提供服务的服务中心,甚至还有巨幅广告牌、娱乐会所……
结果因为这次折跃,星城带着它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瞬移到了地球轨道,变成了地球的第二个月亮。
留下大量民用建筑,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公转轨道上,大眼瞪小眼。
为解决这次事故,陈浩从星门建设项目组,和流浪行星轨道矫正项目组,调拨大约170艘星际货舰,历时3个月才完成了星城周边,民用建筑设备的搬迁工作。
自这次事件后,金松通过一项法规:星城周边的民用建筑,自身必须配备动力引擎,能及时返回到星城折跃引擎生效范围内。
而陈浩琢磨着,以后还是不要轻易改变星城的位置,这会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