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她这辈子安稳无忧了。
现在突然有了五万。
这不得活到一百五十岁去?
有点儿难啊。
王淑梅也很懵。
她以前一直觉得在黑市倒卖、攒自行车去卖已经很赚钱了,可她怎么都没料到,一部三十二分钟的电影竟然能达到如此庞大的收入。
老师在课堂上可没讲过这个呀。
学经济的淑梅姐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
事实上,《林场》的票房能这么高,林念禾也没料到。
后来她分析了一下成功的原因——
其一,当下娱乐活动太少,新电影也少,新电影上映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新电影和老电影之间抉择,自然是新电影更受欢迎;
其二,知青题材、爱情主题,这两点恰好戳中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也更适合去电影院的主力军——年轻的、在处对象的小同志们;
其三,铺天盖地的软文宣传很吸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能得到最大收益。
层层原因叠加,这才使得《林场》票房一骑绝尘。
林念禾觉得,还可以加一把火。
于是,很快就有报社刊登出了《林场》的影评,篇首就是一句“这部近三百万人次观看过的电影究竟有何魅力……”
如果说之前的文章还只是暗戳戳地做广告,那么这次就是直接用庞大的数字来冲击观众的内心了。
就像后世片方会发“十亿票房”、“二十亿票房”……之类的通稿,虽然票房不能真正代表电影质量,但这样直观且庞大的数字总会给人吃一颗安心丸——这应该不会太坑爹,就算坑,也不是只坑我一个。
至于看完之后到底是笑是骂,那就不重要了,反正电影票不能退。
林念禾第一次拿到票房分红时,恰巧是春交会开幕那天。
彼时,《林场》的票房已经近八百万,不过账面上能分的只有560万。
这还是因为温姨想着林念禾不日要去香江,担心她手头支应不开,特地向领导说明情况,提前结算的。
林念禾把他们那份都领了,共140万。
“宇飞怎么样了?”温姨问。
“据说学习很认真,”林念禾笑着回,“听说电影学院招生后,他的学习热情空前巨大。”
“哈哈哈,那就好。”温姨委婉提醒,“他是《林场》的导演,有作品傍身,报考导演系问题不大,只要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