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读后
🎁美女直播

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黄河·青山》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在读这部厚厚的书时,感受又有些不同。因为本人与作者有些相同的经历。他是先从军,后学史;我是先学史,后从军。黄仁宇的人生第一步是从军旅开始的,他的从军经历又恰逢20世纪中国命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1938年,当日本侵略军步步深入中国内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年轻的黄仁宇听从了父亲——一位爱国老军人的劝告,怀着满腔的救国热情参加了军队。从当兵那时起,他就希望自己能立功沙场,做拿破仑式的将军。他参加了国民党抗战最辉煌的滇缅路远征作战,1945年在南京参加了受降仪式,目睹了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交出战刀的历史场景。1946年初,他随军前往东北接收主权,然后又被派往美国军事学院进修。如果不是中国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他原本是可以当将军的。这个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就是1946年至1949的战争,我们的历史书将它称为“解放战争”。

如同许多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一样,在《黄河·青山》中,黄仁宇对抗战的经历描述详尽,而对以后的国共大决战则一笔带过。然而正是这场战争,使黄从一个年轻有为的军官沦为漂泊异国的流浪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对此,许多国民党军官是耿耿于怀的。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共军的“人海战术”。如果真是这样,战争岂不是太荒唐了?谁都知道,国民党军无论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远远超过解放军。解放军有多少人够国民党军的机枪大炮打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曾翻阅了不少战争档案,试图找到正确的答案。

1946年初国共双方刚刚进入东北的时候,实力悬殊极大。从当年的照片可以看到,国民党军是曾在缅甸作战的精锐部队,全部美式装备,进入沈阳、长春时队列整齐,器宇轩昂。而林彪的部队来自各解放区,人多枪少,衣衫破烂。东北老百姓把他们分别称为“黄八路”(原八路军部队)、“灰八路”(原新四军部队)和“土八路”(原冀东游击队)。国民党军神气地开进大城市。我军则处于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的“七无”状态,只能秘密展开,没有合法身份。四平之战后,国民党军在东北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我军则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然而一年之后,形势居然翻了过来,我军越战越强,国民党军则江河日下,直至1948年10月辽沈决战定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