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美女直播

【整首诗气势如虹,读起来也十分轻松,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首诗就给我们一种这样的感觉。】

【然而大难不死是真的,必有后福却不见得,安史之乱并没有完全停歇,李白被赦之后仍旧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直到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他因为生病,前往当涂投奔族叔李阳冰。】

李隆基闭眼在自己额间按了几下。

怎的还没结束?

他有时候看到这群不成器的人都会想真该把他们都扔到战乱年代去看看,还能不能这么潇洒自如。

潇洒自然不可能潇洒,但在那样的年代真能活下来谁都能活下来,多的都是些心酸与悲痛。

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是永远也不要有战乱年代的好。

【这个时候国家仍处在混乱之中,而他也已经年迈,第二年,他登龙山写下《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因为九月十日被称作小重阳,所以是第二次登高赏菊。】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这两句诗跟杜甫的“感时花溅泪”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的诗句总是受心境所影响的,正所谓,心中有佛眼中都是佛,心中有苦,看着菊花也觉得菊花都因为两日遭人采撷很苦。】

东晋。

写菊花写出这样的愁绪来了,看来李白的心中是真不怎么好受。

每每看到他人写的菊花,陶渊明总忍不住第一时间探看其意,大部分都是隐逸之意,乍一见其他的含义,他便不由自主地代入了李白的经历,便也瞬间就能明了了。

李白,早该隐居的。

虽说隐居心中也不一定能好受多少,但至少不会比现在差了。

【菊花两次遭受苦难,而他自己更是一生挫折,难免发出感慨。】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满怀希望地奔赴前程,一片赤诚之心换得流放的下场。

任谁也无法释怀吧。

李白在破庙门口吹得有些凉了,但也没动,就那么靠在门边,仿佛马上就要睡过去似的。

【怀着这样的苦闷,原就身染重病的李白终于还是熬不住了,他在病中将诗文交李阳冰编集。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十一月,李白写下《临终歌》后黯然离世,被葬在安徽当涂龙山,和那些与他同样苦难的菊花葬在了一处。】

东晋。

陶渊明对他的结局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