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遭遇打击,但是同样也是一个豁达乐观的人。】
【他们都带着一种日子难受归难受,可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感受,但白居易则是更偏向于李煜那种“问君能有几多愁”,当然了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可不是吗?
日子难过就不过了?
李白其实也看出来了,这白居易虽看到了那些现实,却没有说出解决之法,亦或是他根本没有解决之法,这才是他的心病之所在吧。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程度?
他是什么程度?
李煜被孩子哄了哄已经缓过劲儿来。
在他看来,白居易的这些愁真算不得愁。
【从刘禹锡的这首《同乐天登栖灵寺塔》也看得出来,他的相携不觉难,笑语引人看,明明写的就是同一个场景,两人表达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唐,元和年间。
这么几句诗,幕中女子不说刘禹锡还没能反应过来。
这其中竟藏了这么多吗?
他笔下的笑语总不能是他一个人的笑语,总该是与白居易一起的。
白居易没写出来,就说明他不乐观吗?
刘禹锡认真地思考着。
【当时我们在说杜甫的时候,讲到杜甫和李白的同游,两人写下的唱和诗,不说能完全体现他们两人的性格,其实也是能体现一些,那时候两人都还是比较有豪气的,但重点是两人诗中传达出来的那种感觉,明显能感觉杜甫的诗歌中带着星星眼,一种和偶像同游的激动,这种不是舔啊,慕强,人之本性也。】
【但是李白对杜甫就随意些,也不是说看不起,就像是对他的其他唱和的朋友一样,在一起开心地玩,离别时期待下次见面,然后就各自安好,这就是李白啊。】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轻笑,“此女还真是,什么都能随口说,真性情!”
杜甫赞同,他完全没有因为幕中女子的话感到不快。
能和李白同游,他自然是激动了,李白可是天下闻名的诗人,他仰慕李白有什么不对吗?
但这星星眼、偶像、舔,这又怎么说?
【白居易这后期其实和刘禹锡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一点,因为到了晚年,两个人都是在洛阳,而白居易和元稹虽然相识已久,而且感情甚笃,但是其实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