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只有立足当下,否则只能是一事无成。
【但事实上,关于五帝的事情那都是带着神话色彩的,尤其是黄帝和颛顼是否真正存在那都是存疑的,而尧舜也是在《尚书》中有出现,其史料也是比较少的。】
【不过一般说到五帝,其实我们常会把他们和三皇联系在一起,这也成为许多人批评《史记》的一个点,通俗点来说,那就是你都说五帝了为什么不说三皇呢,要说不真吧,真真假假本来就没人能说得清楚。】
说到这些有争议的东西,最热闹的依旧是学子们。
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学子们,他们对于史书本就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这时还体会不到太多朝堂上的风云,家中也只会教他们不要随意评判其他人,于是很多时候他们便把一腔的热血都投向了历史。
即便不能那种当世的人代入进去,也同样吵得欢乐。
【至于司马迁为什么不写,我们还得站在他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在西汉时期其实三皇的传说比咱们这个时候看到的还要少,司马迁也不是神,他的许多创作那也是收集资料而得,没有资料怎么写呢?】
【其次关于三皇五帝的人物是有争议的,三皇中有燧人氏、有巢氏、伏羲、女娲、神农、祝融、黄帝,这几个人拼凑出了许多个版本,没有一个人是所有版本都在的,而黄帝却是五帝中公认的一个人,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后世的《大戴礼记》、《资治通鉴》的记载,很难说不是受了《史记》的影响。】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欧阳修这些专修历史的人,自然对《史记》也是十分推崇的。
对于过去的那些历史,他们还不是只有看史书,或者是从其他的书籍中寻找蛛丝马迹。
史书若不可信,那其他书中可信的内容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尤其是那些甚至找不到创作者名讳的书。
万一是那玩笑之作呢?
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会信看起来更可信的官修史书。
但是《史记》例外,因为它哪怕只是私史,可还是写得很好。
人无完人,何况是书?
若要从中挑毛病,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但是从侧面来说,黄帝的地位至少是被人认可了的,而既然不确定,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写呢?我个人认为,他想创作的是一本通史,通史就是从古至今的历史,那势必要有一个源头,而黄帝就是他所选择的华夏之祖。】
结合她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