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七章 棉稻轮作
🎁美女直播

坏南方已经日益严峻的水系生态。

林煜一开始便与于谦说,大明很难治理黄河,其一在于漕运难弃,其二便是地方舍不得退田还湖。

只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那黄河要治理起来,无非就是钱和粮的问题。

“朕明白了。”朱高炽郑重点头,“水利、备荒不仅为农耕之本,又为治河之重。”

听到父皇有所重视,也都听懂了,朱瞻基这才继续说道:“水利、备荒只是农政半部,后面还有着农学半部。”

朱高炽示意:“具体说说。”

朱瞻基说道:“农政只能算政策措施,还需要配套的农学,去教授百姓如何更好的耕作垦殖。按照林先生的归纳总结,农学具体可分类为轮作、间作、套种和混种四类。”

轮作、间作、套种和混种?

这四类听在朱高炽的耳朵里,饶是他为政还算比较务实,此刻也是有些直犯迷糊。

而且,这还只是比较笼统的划分,往细了讲还有着休耕、垄作、连作等等。

就拿轮作来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策》中的韩国百姓,便很可能就掌握了大豆与冬小麦轮作的耕植办法。

到了汉时黄河流域,甚至普遍出现了小麦收获,便紧接着种植大豆或者粟的农业习惯。

《齐民要术》同样也记载南北朝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与粟、麦、黍稷等作物普遍轮作的农业耕制。

陈旉同样也在自己的农学著作中记录,南方种稻后接着补种大豆,可以起到良好的肥地作用。

当然,大豆与各种粮食作物搭配的豆粮轮作,到了明清早已被农民掌握。

《农政全书》里真正称得上实用的,便是针对明朝实际国情所提出的“棉稻轮作”。

明初的湖广还未真正大开发,以苏杭为主的江南依旧为全国的主要产粮区,但这不妨碍明朝江南的棉花种植产业兴盛。

应该说,早在元初的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廷就在福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设置了木棉提举司。

专门主管地方的棉花种植,与棉花推广产业。

而到了本朝大明开国,朱元璋甚至明确下旨,民间有五亩到十亩耕田的农民,必须要栽种桑、麻、棉花各半亩。

如果超过十亩,种植面积就要翻倍,算是将棉花的种植,直接上升了到法令的层面。

而后,湖广大开发,成为新的天下粮仓,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产业,彻底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