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听罢出言虽亦小声可却极见坚定之色,当日主公抵达并司边界不过用了二十余日,要知他还绕道上党去迎异族骑军,倘若此时二十日不到,严高二人首先便要自责!
这方绢帛乃是刘毅手书,其上盖有他的印鉴,二将自然识得,自林建手中接过又做细观之后便将之重新交换,而林建便立刻将其引为一炬,这样的军令放在谁身上都不可能绝对安全,此法才是万全。
“此乃主公军师亲书,请二位将军详记心间,倘若战局有变,则张文远将军会在接应二位之时详述!”林建此时又从腰间取出两份带有红色印记的布袋分别交给严纲与高览,自己则退后几步相观,这些信中所写他们是绝不知情的,眼前的举动也是为了避嫌,而此时那退后十丈的两名士卒重又来到近前,将腰间同样的布袋交到二将手中,这两份乃是军情之副本,怕的就是传信士卒会在途中发生意外。
严纲与高览接过之后首先便要在火光之下查验布袋的封口是否紧密,周身有无动过手脚的痕迹,待一切齐备之后方才从中取出白绢,此时其上是一片空白的,二人也各自从腰间皮囊之中取出竹管,将其中液体蘸与手指之上涂抹白绢,字迹才会真正的显现出来,写信所用的墨汁与竹管中的液体都是“天耳”众人秘制,不到一定的级别是无法拥有这些竹管的!从那林建下马开始直到现在,其中的细致之处可谓多矣,任何一个环节的错失都会让接令者起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伪报的可能,当然这些程序无论为将者还是通信营士卒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演练,哪怕此时身在幽州也要将程序做足,虽然其中不免繁琐之处,可为了军情的安全刘毅心中一向认定这是值得的!
等二人详细看完绢帛所书,却是不约而同的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显然是刘毅信中所言起了作用,这一下二将心中可就存了比较的念头了,司州可有二十几万敌军,且此次主公军师都下定了决心,此战的痛快之处想想都令人兴奋,恨不得可肋生双翅飞到目的地。
同样的动作又重复了两遍,此举刚开始的时候众将多少有些不耐,可若有违却要杖责十五,战时就更加严厉,为了力行此策刘毅是将之明确规定在军法之中的,而营中的军法无人敢加以违背,当年颍川之战,戏志才更以军法问责过主公,还有谁可以例外?直到核对无误二将才命人送来火把将绢帛当着众人之面尽数销毁,而到此时这番交接军令的程序才算是彻底走完,为了军情朗生确是用心良苦!
“二位将军,在下需立刻快马赶回司州禀告主公军师,二位将军若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