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君臣同心的和谐氛围,使得招安事宜得以迅速而顺利地推进。
从清晨开始的谈判,在不到晌午的时分便已经圆满结束,大洪的招安使携带着降书匆匆离去,甚至连午膳都未曾有机会享用。
随着消息的传播,坤宇京都焕发出了久违的生机与活力。
那些平日里因局势动荡而不敢轻易外出的百姓们,此刻也纷纷走出家门,四处打探招安的最新动态。
与此同时,一些具有远见的坤宇官吏已经开始暗中谋划,寻求更换职位的机会,以期能够抹去自己曾经的叛贼身份,重新融入新的政权之中。
“陛下,臣等无能,臣等有罪,有负圣恩……”
一些精明的官吏更是跪伏在地,以头抢地,声泪俱下地表达着自己的愧疚与忠诚。
他们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表现出对陛下的绝对忠诚和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机会与尊重。
坤宇立国之初,由于形势所迫,中下层官吏大多从世家大族中选拔而来,以便迅速稳定地方局势。
这些人在大洪朝的统治下原本并无机会跻身官场,但转投坤宇朝后却得以获得官职的晋升。
然而,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旦坤宇朝战败,朝廷为了维护南疆州府的稳定,不会轻易变动中下层官吏的职位。
因此,他们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新的出路。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这种手段在读书人中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甚至比水匪山贼还要娴熟自如。
如果他们决心已定,甘愿为坤宇帝辞官归隐山林,待到新帝即位之时再复出辅佐新君。
那么他们不仅能够洗脱叛贼的污名,还能赢得忠君不二的崇高声誉。
坤宇京都的高空之上,百丈之遥,赵奉先如孤鹰般凌空站立,深邃的目光穿透云层,俯瞰着下方那繁华而喧嚣的都市。
城市的纷扰与嘈杂似乎与他隔绝了开来,他的面容沉静如水,无悲无喜,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冷静与坚定。
对于坤宇的文官们,赵奉先从未寄予过高的期望。
此刻,他冷眼旁观着他们虚伪而矫情的表演,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明悟。
他深知,赵家的根基在于那支忠诚无比的龙骑军,只要这支军队依然坚定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其他的纷争与困扰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