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是能吃的,等值交换!”
伍相提醒道:
“红薯和土豆的亩产很高。”
杨振国相当豪气:
“我都给换了!”
伍相默默的伸出大拇指。
杨振国伸出手来:
“咱们统统给他们收了,换成空间出产的粮食。”
“不拘是大米还是小麦或者是青稞,只要他们喜欢的,咱们都换!”
“趁着这个荒年,我们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修路、修水利。”
“要利用好工分制度。”
伍相好奇问道:
“怎么利用?”
杨振国一指仓库,
“工分可以换鸡鸭鱼肉,可以换各种粮食!”
他坦然道,
“现在是荒年,估计有的村子压根就没有粮食。”
“那怎么办?”
“不是有工分么?”
“上工一天就可以相应的工分,就可以用工分购买各种必须用品。”
伍相猛然醒悟过来,
“你这工分就相当于信誉货币?”
杨振国微微点头:
“对!”
“就跟工人的票证制度是一样的。”
他理所当然道,
“在食物不缺少的情况下没有道理通过这人为的划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吧?”
时下的人们对于每个岗位的认知是差不多的,人格上平等,岗位分工不同。
只要有分工,就会令人产生向往的工作。
农民们喜欢做农民么?
不!
起早贪黑出大力,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油水,谁愿意干啊!
时下农村有一个顺口溜,
“听诊器、方向盘,金不换的营业员;粮管所、广播站、电影放映、邮递员;食品所、棉花站、三尺讲台、军工干!”
农民们还是希望能够走出去的。
杨振国心里有一团火焰,他来到这个时代,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的地位。
就从这粮食和工分制着实吧!
伍相若有所思:
“以工代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