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莫名有些忐忑。
在她的眼里,秋收一定是比自己的诞辰重要。
尤其是今年的秋收,更加重要!
因为!
今年的秋收,第一批红薯刚好成熟!
按照那混蛋的说法。
红薯的亩产量,能够达到稻米的十五倍!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大乾再也不会陷入缺粮的危机!
农,天下之大本也!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
乾国之所以一直无法发展壮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贫瘠,良田太少!
以至于产出的粮食,还不够喂饱百姓。
连百姓都喂不饱,更不要说重整军备,发展商贸……
得让百姓不饿了,他们才会想着做其他的事情。
乾国才能如她所想的蒸蒸日上。
“不需要有稻米的十五倍,只要有五倍,不,三倍,也足够了!”
武明空一双明亮的眸子,凝视田间的红薯叶。
脸上虽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十分忐忑。
文武百官站在离女帝不远的地方,看着劳作的农户,脸上皆是露出悲天悯人之色。
有御史叹息道:“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这些农户真是不易啊!”
此话一出。
百官皆是深以为然,纷纷发出感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农户虽目不识丁,不读圣贤,却也能位列四民次位,便因如此吧!”
“不易,实属不易啊!”
感叹了一会。
最先说话的那个御史,忽然有感而发,悲天悯人,当场赋诗一首,大声道:
“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此诗一出。
众多御史纷纷望去,称赞道:“白大人文采斐然,又心忧百姓,实在是我等的楷模!”
“哪里哪里!与辛苦劳作的农户们比,在下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看到这人间疾苦,有感而发,忍不住感叹两句罢了。”
那御史摆了摆手,仍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周围各部的百官听见这话,纷纷侧目。
户部尚书秦兴言看着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