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雄才大略的阳虎对孔子是很关注的。
早在二十多年前,具体就是公元前535年,那时年仅17岁的孔子有意赴季氏家族安排的宴士活动,却遭到了当时就已然成为季氏家宰的阳虎的阻挠。
阳虎不同意孔子参加季氏家族组织的这次宴请鲁国士族子弟活动,这让年轻的孔子对阳虎从此不再有好感。
要知道,孔子是接到了季氏家族发出的邀请函后才去赴宴的。
当时孔子已经因为孝礼而有了一定的名声,季氏家族则不断通过组织这样那样的活动来吸纳人才,孔子作为前鲁国勇士叔梁纥之子,当然也被季氏家族的猎头作为人才给猎到了。
所以,当时生活极其困难的孔子,有意通过参加季氏的宴士活动而在季氏家族谋个职位。
但是,孔了疏忽了一点,他当时正在为母亲戴孝,按礼是不能参加宴会的。
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母合葬一处,孔子在五父之衢停棺,四处打听父亲的墓地,最后终于将父母合葬。
这样的孝举,使孔子在整个曲阜名声大振。
阳虎当时就对时任鲁国执政上卿的季孙宿建议要关注孔子,这才有了季孙宿宴请曲阜士人时,孔子也被邀请。
但阳虎却有些失望,因为他不希望孔子戴孝赴宴公然违反丧礼规定。
如果孔子真的赴了宴,那孔子必然会被将礼仪视为头等大事的鲁国人所看不起。
阳虎站在季府外,对孔子一顿讥讽,阻止孔子赴宴。
孔子虽然知道自己违礼,但在现实生活面前,当时的孔子真的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养家糊口。
也许那个时候,孔子认为,礼仪真的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直到三年以后,即20岁时,孔子才开始在季氏家族担任委吏,管理仓库,那是因为他已经娶妻生子,而且在19岁时已经服满了丧礼。
其实,当时正是作为季氏家宰的阳虎认为,季氏可以启用孔子了。
而且,令阳虎和季孙宿欣慰的是,孔子的确才能出众,履职勤勉。所以短短一年以后就得到了提拔,担任季氏乘田,负责管理畜牧。
随着季氏专权,以及屡屡作出违反礼法的事,孔子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礼教思想,生活上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故辞职专门搞教育。
再到后来,鲁国内乱,鲁昭公流亡齐国。孔子赴齐国谋仕,无功而返后,一门心思搞起了教育。
但一直以来,孔子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