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道么?
说郕国不争气,郕国真的又不争气了一把。
公元前614年,郕国出事了。
所谓的诸侯国出事,往往是指两种类型的事,一是遭受了侵略;二是发生了内乱。
郕国作为齐国附庸国,一般不会有谁会去侵犯他,那就只能是内乱了。
原来,郕国国君郕伯自以为有齐国罩着,基本没有被外敌欺侮的隐患,就强化了君权统治。
至于用了哪些手段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一套动作下来,结果适得其反。
郕国掌握实权的公卿大夫们非常看不惯,联合起来,架空了国君邾伯。
郕国公室与公族力量之间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世子朱儒看着形势不对头,干脆就避祸到了自己的封邑夫钟。
国君邾伯病重时,将郕国的郕圭交给了世子朱儒。
圭是一种上尖下方的长条形玉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赐命等所用。
圭的种类很多,如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等。
不同的玉圭,其意义与作用也不同。我们不详究了,反正玉圭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信物使用。
后来打仗时用虎符,在上古时期用的则是玉圭。
每个诸侯国建立时,天子都会赐圭,这个也就是命圭。
每个诸侯国君新立,天子也要赐圭,以突出天子赐命。
但天下诸侯数以百计,天子手头根本没那么多玉圭,所以后来这个就流于了形式。
诸侯国君朝见天子,带上属于自己国家的命圭,交给天子。天子再组织一个授圭仪式,将这块命圭赐给诸侯。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诸侯国君,手头没有这块命圭,就无法被天子授圭,就不是受天子赐命的诸侯。
所以,一个诸侯国家的命圭,就相当于这个诸侯国家的传国玉玺。
只是春秋时期,没有传国玉玺,只有传国玉圭。
到后来流行传国玉玺后,玉圭的作用就小了。
我们可以从影视剧中看到历朝历代的朝堂上,大臣们手持一根长尺状的东西,那东西就是玉圭。
公元前614年春,郕国国君郕伯病逝,按理应由世子朱儒继位。
但郕国公卿大夫们却扶立了其他的人继任国君。
世子朱儒又悲愤又无可奈何,想想你齐国也太不是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