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
“听说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梁梦龙,那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啊!”一位来自江南的举子压低声音,向同桌的友人透露道。
他的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期待,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一场公正的较量。
“是啊,还有副考官海瑞海青天,那可是清廉得连老鼠都绕道走的角色。”另一人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露出对这位传奇人物的敬佩。
“哼,公正清廉又如何?咱们还是得靠真才实学说话。”
一位北方汉子不屑地哼了一声,他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脯,“我这几年寒窗苦读,可不是白费的!”
话音刚落,旁边一桌的举子们纷纷投来赞同的目光,同时也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听说这次会试难度不小,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策论时务,样样都得精通才行。”
“可不是嘛,尤其是那策问,最是能考验人的见识与才情。
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去研究时局,希望能在考场上有所发挥。”一位年轻举子激动地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就在这时,客栈的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声,只见一位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的老者缓缓步入。
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看,那不是去年落榜的陈老夫子吗?他怎么又来了?”有人惊讶地喊道。
“陈老夫子可是个奇人,年年落榜却年年坚持,这份毅力真是让人佩服。”另一人感叹道。
陈老夫子仿佛没有听到周围的议论声,他径直走到一张空桌旁坐下,
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卷,开始认真研读起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执着,仿佛外界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万历二年,农历二月初九,
晨光初破晓,京城贡院前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各路才子身着儒衫,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汇聚于此,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命运的会试。
孙继皋,年仅二十四岁,出身于医生家庭,却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才情。
他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从容不迫,与身旁同样年轻的河南解元李化龙低声交谈。
“李兄,听闻你文采飞扬,此次会试定能大放异彩。”孙继皋微笑着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友人的敬佩。
李化龙谦逊一笑:“孙兄过誉了,你我皆是各地选拔出的佼佼者,此番会试,自当全力以赴,共赴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