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卫,装修得很是简单,不过倒也干净。看得出来,杨连应是一个人住的。
看过了房子,又到了楼下。杨连应说:“住在水泥笼子里,还是不太适应。我们这些拆迁村,很多老人都不适应,拆迁之后,村子上一大批老人都过世了。水土不服啊。我算是适应的还可以的,但是在水泥房子里,我还是呆不住,每天只能在下面坐坐,走走。”
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习惯于在田间地头劳作、活动的人,一下子因为土地征迁,被从土地上赶走了,进入一个个狭小的小区。这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但这就是社会的大潮流,个人都被挟裹而去,民无办法,官也没有办法……
梁健只能宽慰地说:“能够适应就好,适应就好……还是得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
杨连应也就抱怨了这么一句,其他他就不抱怨了,跟梁健聊着当时他在镇上的事情,对于被镇上的人拦住不让上厕所,后来梁健出来给他解围的事情,杨连应记得很清楚。说的时候,已经没有当时的怒气冲冲,只是哈哈笑了。
时间可以抹去恨意和毒素……
很快到了中午时分,杨连应说:“梁秘书,你一定得留下来吃过午饭再走。”梁健不好意思推辞。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就是镇南村村委委员楼新江。
梁健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今天在杨连应家。楼新江马上开着一辆奥迪车,赶来了。
楼新江看到梁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身份地位,就过来,跟梁健狠狠拥抱了一下。引得杨连应和杨红珏都笑了起来。楼新江让他们都去他饭店吃饭,他们就在安置小区外面,开了一家饭店。
杨连应说,今天,就请梁健在他这里吃饭了,在这下面吃,搬一张桌子坐在下面就行。在这阳光里面。
楼新江听了,又看看梁健和杨红珏,就说:“没问题,就在这里吃,不过菜和酒,我来安排。”楼新江一个电话,让人送一桌饭菜过来。
然后,一个人到杨连应楼上搬下了一个折叠桌子。杨连应说:“如今,新江当了我们村上的书记,老百姓算是有福了,他很为老百姓着想,给老百姓带来方便。”
楼新江下来,笑说:“老杨在说我什么呐!”梁健说:“老杨在说你的好话,说你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楼新江说:“我这个人传统,我这个人乡情重。如果我对老百姓不好,怎么能期望老百姓对我好啊。如果老百姓不好,我又怎么好。老百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