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温越的中军与步营,正逼近双子山的西南麓。
温越端坐于高大的元戎车上。
他的不远处,一架高达二十米的望杆车矗立着。
随后是阵列整齐的大鼓车,鼓声震天。
温越的目光透过车窗,掠过身边矫健的护卫骑士,落在了远处的步营士兵身上。
他们步伐坚定,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士气依旧高昂,武器紧握,没有丝毫的颤抖。
盔甲虽不厚重,约三十斤的重量,却在长途行军中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几十里路,辛劳自不必说,但他们依旧坚持,神情坚毅,步伐稳健。
望着这番景象,温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才是他麾下的铁军。
行军途中,夜不收穿梭于队伍之间,传递着前方的战况。
尘土飞扬,又一名夜不收急驰而至,在元戎车旁勒马停住,大声禀告:
“禀大将军,建虏已停止渡河,在北岸三里处疯狂挖掘壕沟。
“毛家沟之敌已退,双子山敌军数量激增,北岸的赵将正遭受敌骑猛烈攻击!”
闻言,温越的目光迅速转向车内的沙盘。
熊一扬兴奋地开口:“建虏无法过河,我军初战可告捷也!”
一旁的几个赞画同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唯有宋潮,他紧盯着沙盘。
他沉思道:“建虏受阻退却,我等各总兵的步营抵达后,完全可以扫荡南岸!
“不过,清军在北岸三里处挖掘壕沟,对我军不利。
“若我等之军渡河,空间受限,易被清军半渡而击。”
“北岸至少需要五里的缓冲地带。”钟阳眺也注视着沙盘,补充道:“若能有十里缓冲地带,自然是最好不过。”
温越缓缓点头。
现在明军的目标,是在女儿河南岸与清军对峙。
但若不能给清军足够压力,恐怕难以吸引其主力至女儿河北岸。
因此,退而求其次,唯有主动进攻至女儿河北岸。
当然,如果清军主力集结于北岸,明军只需固守南岸即可。
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青牙军的赞画们已经制定了多个应对方案。
然而,攻占北岸的某些关键据点是必须的。
这样既能进可攻,退可守。
在清军猝不及防之际,明军的初步战略目标已顺利实现。
现在正处在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