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辈子辛辛苦苦,却眼看着高昂的房价有心无力时那种痛苦和无奈。
几年前,他都已经是普遍收入达到中层水平的主治医了,尚且在四线地级市买不起一套房,连护士都把他当备胎,何况这些金鸽的工人们呢。
但是,林衍更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自然规律的,华夏自唐代起就陷入买房难的局面,才会有“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存在千年,这是华夏人族习惯性思维造成的,人们向往更大更好的城市,但凡有能力,农村的选择是乡镇,乡镇的选择是县城,县城的选择是市里,市里佼佼者的选择是省城,然后是京城,在更高层次的地域购买房产,是华夏人证明自身成就的最有力说明。
因为这个需求,越是一线城市越是房价高昂,逐级往下,但从不会超越一个规律,那就是每个地域的房价,都处在中等水平的人们拼了命将将能买得到的水准,若是不想努力,不想承担十年以上房贷的压力,那就只能选择低标准的住房条件。
当然,房价的定位,也是跟收入直接关联的,老百姓骂房价飞涨的同时,绝对不会咒骂自己的收入太高,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任何价值都是跟产出值息息相关的,房价若是腰斩,那就必然是收入也腰斩了!
好多熟悉的人都在林衍耳朵边抱怨过:“前些年市里房价才两千块的时候没买,现在就七八千了。”
林衍往往做完美的倾听者,却从不去反驳,其实他心里知道,两千块一平的时候,抱怨者同样是买不起的,因为那时候工资比现在也少了三四倍呢。
金鸽的工人们,就是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们认定企业置换土地,是一个可以借此要挟、狠狠咬一口的机遇,却忘记了市场价值是有定数的。
商人逐利,怎么也不会做亏本生意,他们狮子大开口,只能导致项目滞后,然后,给政府和商家乃至他们本人,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种矛盾下,流血伤人事件的发生就不奇怪了。
林衍一直在苦思冥想一个能够让工人和商家都接受的折中方案,但这并不容易,必须有一个双方都能信服的立场,还需要让工人明白,妥协并不是损失,而是对他们有利的事实
毕竟,现在工厂车间都已经挪到产业区了,他们在老城区当钉子户,就造成他们上下班路途远的极大不便利,同时也给企业在工厂旧址的统一规划造成了延迟。
商人的钱是转动的链条,一处卡住就容易导致整体链条的断裂,从银行以及社会融资得来的成本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