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之通州还要恶劣些。
可苏轼竟还能如此,如他这般通透之人,少矣。
【然而在这个时候,朝廷里的血雨腥风并没有停歇,1097年,绍圣四年,元佑党人再遭排挤,那些被贬的人再一次被贬,苏轼也不例外。】
【苏轼被贬到的惠州已经是当时的蛮荒之地了,于是这一次,他被贬到了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传闻,在那个时候,被贬儋州是仅此于满门抄斩的一项处罚。】
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笑笑。
何至于此?
自己如今有吃有穿有友,不至于,当真不至于。
其余众人也都唏嘘不已。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王安石轻轻叹息一声。
日后的他是要走那么一条不归路的,落得什么下场心中有数。
可苏轼这一生什么也没做,最后竟也在那朝堂洪流中落得这样的下场。
巨幕中的苏轼已经老了,可他初到汴京意气风发的样子王安石尚且记得。
只叹可惜!
好在苏轼即便身处贬谪之地也未得过且过,造福一方百姓,留下千古名篇,谁又能说真不好呢?
【此时的苏轼已经到了耳顺之年,其实我们也看得出来,早在惠州之时,他对很多事情就已经看淡了,这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思想境界的不同。】
【那个时候的儋州可真谓是穷乡僻壤,苏轼曾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可见真的有点惨。】
【乾隆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穷山恶水,刁民泼妇。”
】
清,乾隆年间。
乾隆不想看巨幕了。
为何此女什么都知道?
不能说点自己好的吗?
【这是乾隆皇帝在下江南时,因为被人嘲讽,气急之下说出来的话,后来演变成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么一句话,带贬义,但也成为后来许多人对于偏远地区的一种印象。】
【在那个时候众人对儋州就是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因为一直受到歧视,再加上地理环境各方面原因,儋州人民就有点摆烂的意思,农事、医疗、教育等各方面都不怎么样。】
1099年,元符二年。
汴京。
赵煦已经静坐许久,他看着巨幕突然猛地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