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才是。
【再一联想前面听到琵琶声时,诗人与客人的反应,“主人忘归客不发”,除了这曲铮铮然有京都声,是不是还很好听,戳动了二人的心?】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这感受苏轼是很能体会的。
远离故乡多时,能听到乡音,那自然是无比亲切的。
外出的游子没有不想家的。
他时常排解的方式便是做些家乡小菜。
可即便可以排解,但在遇到有关家乡的人、事、物时,那种情绪也是无法抑制的。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一直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的就是琵琶女弹琵琶以及她弹琵琶的途中展现出来的情绪。因为我对音乐一窍不通,所以没办法从音乐的角度来评价这一段形容,但是我们在朗诵这一段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
【我们不知道琵琶女的琵琶弹得到底如何,可我们能看到白居易描写的功力是很强的,就拿中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几句就能听出其中的一些起伏,“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高中的时候默写都不知道考过多少次,简直是不明觉厉。】
听到这番评价,众人竟有些分不清幕中女子到底是在认真评价还是只是在调侃。
而且她说的话,众人有些听不明白,高中默写?不明觉厉?
不过,她的态度大家还是看懂了,这是在夸赞没错了。
【琵琶弹了,接下来女子才开始讲述她的经历,这第三个部分其实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部分,琵琶女的前后期的经历,“自言本是京城女……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那个时候风华正茂,又有才情,过着醉生梦死的看似幸福的生活,然而没有什么是可以永久的。】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隔着时空与这女子产生了共鸣。
平日里他已经将他的情绪隐藏起来了。
可是这时候听到幕中女子说这些,他忍不住去想。
他也想遇到这样一位女子,有着与自己共同忧愁的女子,能为自己奏响乡音的女子。
【人更不可能青春永驻,“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女子年纪大了,风月场所吃的就是青春饭啊,她也是“门前冷漠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原以为嫁了人能有平凡人的生活了吧,谁